核心期刊网小编回答: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中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很大的不同。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状况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架,学生则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建构知识。生生之间的互动则主要表现为知识建构过程中思想和观点的相互呈现和交流,学生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纽曼、格里芬和科尔用建构区这一概念来描述互动促进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建构区虽然与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相近,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建构区不是在是否有成人帮助这一意义上使用的概念,而是在产生变化的可能性上使用的概念。产生变化的原因不排除但不限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样可能产生变化。甚至同“不如”自己的人的交流也会便于自己的构建,因为教别人、指导别人的过程,可能要求指导者重新审视甚至重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怀特指出,建构区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人们的头脑相遇,每个人所看到的情况都不相同,意义是流动的,一个人的解释也可能强加于别人之上。”在这个区域内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正是变化的关键。建构区理论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写作学习者共同体成员通过互动促进学习的机制。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