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昆虫化学生态学与植物保护(4)

时间:2016-03-26 09:14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杨振德,朱麟,赵博光 点击:
3.5天敌的管理与利用 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在利用天敌的传统生物防治方法中,天敌分散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随着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虫害诱导植物释放引诱天敌的挥发物质的关系被揭示

  3.5天敌的管理与利用
  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在利用天敌的传统生物防治方法中,天敌分散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随着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虫害诱导植物释放引诱天敌的挥发物质的关系被揭示后,利用植物挥发性物质不仅能在田间引诱天敌聚集而且人工释放天敌的分散问题也被解决。Kessler和Baldwin报道了植物一害虫一天敌三者化学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不仅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而且在自然条件下,植物通过释放引诱天敌的挥发物质可以达到对相关害虫的有效控制,确证了植物通过释放引诱天敌的间接化学防御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操作和应用。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尤以寄生蜂较为突出,寄生蜂学习行为的发现,更促使人们通过行为调控来提高寄生蜂的利用效果。我国自1990年以来已放赤眼峰2433亿头,防治面积近133.33万hm2。先后在吉林、黑龙江大面积防治玉米虫冥(Ostrinia/urnaca/is)和大豆食心虫;在山东、河北大面积防治棉铃虫;在湖北防治二化螟等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控制害虫的效果。杨忠歧用人工词养的寄生性嗤周氏小蜂成功地消灭了在陕西娼獗一时的美国白蛾Albom等利用害虫天敌寄生黄蜂控制危害玉米的甜菜夜蛾发现当夜蛾咬食咀嚼玉米时,会分泌出一种叫Volicitin挥发性的物质,可吸引夜蛾的天敌黄蜂。另一方面,在寄生蜂人造卵研究方面,可以将植物协同素或利他素作寄生蜂人造卵引诱物或产卵刺激物,提高人造卵繁殖寄生蜂的效率。
  4问题与展望
  昆虫化学生态学,作为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逐渐成为昆虫学研究的热点,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植物一害虫一天敌之间营养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深刻揭示植物防御的机理,害虫食性选择、演化和行为生理,天敌寄主选择行为和昆虫一植物协同进化等问题,不仅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而且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例如,植物化学防御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通过植物遗传育种或基因工程进行抗性育种,培育出能产生更多HIV的抗虫新品种。昆虫对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反应可被非寄主植物气味的加入所打破,昆虫对某些非寄主植物可表现驱避反应,这就为间作套种防治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了解植物气味与昆虫性信息素协同作用的机理可为进一步开发更有效的性信息素诱捕器奠定基础。但目前对这种协同作用的机理还不清楚,是由于寄主植物的存在刺激了昆虫性信息素的释放,还是由于植物气味的存在加强了性信息素的引诱活性,尚待深入研究。
  由于昆虫化学生态学涉及到昆虫、植物和环境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化学联系,许多问题目前仍不清楚,需要昆虫学家、植物生理学家以及化学家的合作,加强以下几方面研究:(1)信息素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包括信息素合成与释放机制、信息素的生态学功能和生态学机制;(2)昆虫生殖生态学研究,这是有效控制种群大小的理论基础;(3)昆虫对化学指纹图谱的识别机制,视觉、嗅觉和触觉等的作用范围、强度、方式和转化机制;(4)加强信息素与不育剂、细菌、病毒等生物制剂配合使用研究,扩大信息素的应用范围和治虫效果,利用多种信息素强化多种天敌调控虫害种群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赵博光.大袋蛾雌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及其释放机制的研究IV?雌成虫生理活动的日节奏与释放性信息素的机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5(2):119?24.
  [2]RainaAKKinga^iTMattooAK.Chemicalsignalsfromhostplanta^idsexualbehavi
orinamoth[J].Science1992:255592.
  [3]张庆贺,姬兰柱.植食性昆虫产卵的化学生态学[J|.生态学杂志,199413(6):39—43.
  [4]TakabayashiJ,TakahashiSDickeM,etal.DevelopmentalstageofherbivorePseu
daletiaseparataaffectsproductionofherbivoreinducedsynomonebycornplants[J].JChem
Ecol199521(3):273-87.
  [5]ShaltielL,AyalY.Theuseofkairomonesforforagingdecisionsbyanaphidparasitoi
dinsmallhostaggregations)J].EcolEntomol,1998,23:319-29.
  [6]BudenbergWJPowellW.Theroleofhoneydewasaiovipositionalstimula^itfortwos
peciesofsyrphid[J].EntomolExpAppl199264:57-61.
  [7]赵博光,杨雪云.植物源昆虫拒食剂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5):70—74.
  [8]杨雪云,赵博光,魏启华.新的天然化合物杀虫剂?植物源光敏毒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5):77—80.
  [9]董育新,吴文君.植物杀虫毒理学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1997,34(2):112—117.
  [10]张建平,赵博光,吴宗汉,等.应用行为控制法治理害虫[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84—88.
  [11]赵博光.美国、加拿大种子园应用信息素概况[J].林业科技通讯,1993(11)30-34.
  [12]庞雄飞,张茂新,候有明,等.植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108—110.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