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优化了案例库的设计方案和案例教学实施过程,通过纵横布局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实施,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
许多高校把VB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希望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思维能力。然而,VB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众多,内容抽象难懂,因此,要教好和学好该门课程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是有一定难度的。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国内许多老师和学者都将该方法应用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并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刘声田老师就案例设计思想做了详细研究,并总结案例的构建方法,吴海珍老师采用关联案例教学法,强调案例的选择应与学生生活、专业相关联。本文借鉴这些老师的思想,并结合生态学的部分思想,总结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特点的生态案例教学法,希望通过该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VB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生,如上机操作时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型,屡教不改型,经过对这些问题认真深入分析,发现在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VB程序设计教材自90年代沿用至今,部分内容与时代脱节,学生希望能做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程序,而不是简单模仿教材中的传统知识。
(2)知识点零散分布,不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教学内容固定不变,但是教学时间却在减少,学生脑海中存留的是碎片化散乱的内容,所以要在各个知识之间建立前后联系,否则必是前学后忘。
(3)验证性实验过多,不利于计算机思维培养。VB程序上机实验多是验证性操作,导致学生上课时只是照猫画虎输入,并没有真正理解代码的含义。
2优化案例库设计方案
将生态学的发展观、动态观等理念融入案例设计中,把案例设计视为一个多元的,生成的,复杂的,但又是统一关联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利用案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争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构建案例系统:
(1)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激励为推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所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而这个学习兴趣是需要保持的,不能因为感觉到困难就畏缩不前,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长效学习的意愿。
(2)以程序游戏代替枯燥概念
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重视概念的讲授,但是这些概念对程序开发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花大量时间在这上面将会舍本逐末,可以将枯燥的概念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程序,并且,将游戏设计为开放式的,通过不断改进来完善程序功能。
(3)以鲜活案例提高有效参与度
常变常新,才能保持教学内容的活力和吸引力,鲜活的案例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和更新,在教学中加入平时遇到的计算机应用实例,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参与性,还能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模仿,设计程序,从而促使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养成。
(4)以专业案例激发学习欲望
与专业相关的案例,会使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思想是可以用在他所学的专业课程中,对他现在以至于将来的学习是有帮助的,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纵横布局实施案例教学
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将教学过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条主线。结合案例库,发挥层次培养作用。
第一阶段(3-4周),针对学生反映的“概念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等问题,将实验内容进行悦趣化处理,将语法规则、算法思想融入趣味性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基本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