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水利现代化研究评述与展望(2)

时间:2015-12-22 16:37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杜栋,王钰云 点击:
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水利现代化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对现代水利建设的探索,水利现代化建设已经迈出了可喜步伐。江苏、广东省

  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水利现代化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对现代水利建设的探索,水利现代化建设已经迈出了可喜步伐。江苏、广东省提出了《水利现代化建设纲要》,要求力争到2015年全省水利基本实现现代化。浙江省提出的《浙江省水利现代化建设纲要》,要求2020年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上海按照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防汛保安、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配置三大体系的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虽然发达省份已经走在水利现代化的前列,但至今尚未真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而且,总体上看,相对于观念、技术方面,从管理方面研究水利现代化非常薄弱,重建轻管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所以,有必要在分析我国水利现代化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积极探索水利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明确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工作重点,并针对不同流域或区域的特点,进行水利现代化差异化策略选择。

  2、水利现代化的研究重点和实现路径

  在以上研究评述和实践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上,首先应该开展以下基础研究: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水利现代化内涵、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以下水利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2.1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突破口和试金石

  流域水利现代化是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拟将其作为重要的实现路径之一。目前流域水利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其认识还局限在一般意义的水利现代化上,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研究探索,不断提升对流域水利现代化的认识。本文认为,可以在系统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系统的协同性,探讨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理论,并选择几个代表性的流域开展实证研究。

  我们知道,根据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水资源系统是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近年来,各类系统科学理论逐步运用于水资源系统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运用成果。其中,协同学理论通过协调开放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动来促使系统有序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适的理论研究框架。目前,将协同学原理运用于水资源系统规划和管理仅处于初步探讨阶段。本文认为,可以运用协同学原理,并结合协同管理系统(平台)研究取得的成果,对基于协同学的流域水利现代化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协同应用逐渐被人们重视。协同应用的重点在于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协同管理平台小的来说可以对人、业务、资源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大的来说可以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

  2.2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实现两化“融合”———实现水利现代化必须的手段和武器

  水利行业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行业,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长期以来的工程水利管理模式和农田水利的服务方式,使水利当前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水利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信息化。从目前发表的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章来看,很多只是强调了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对信息化如何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机理缺少研究,对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也缺少研究。本文认为,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结合水利行业的特点,探讨水利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的有机融合问题。

  2.3服务管理视角下的水利现代化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

  管理创新是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指导思想、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还涉及人才队伍、水法规体系、水规划、水价格体系的确立等一系列的创新。其中,管理体制创新———水务管理一体化是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水价格体系的确立是管理创新的核心,推进水利现代化的重点在于水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过本文更认为,当前更需要的是以服务管理理念和模式指导水利现代化工作,有效推进民生水利服务管理模式,真正让水利服务于民生。虽然水利行业没有被明确为服务业,但服务民生的理念已形成共识。服务管理的宗旨就是通过有效管理,满足顾客需求,达成顾客满意。从服务管理的视角研究民生水利问题,从而将民生水利问题与服务管理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水利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3、结语

  水利部已经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的号召,结合水利现代化主题的研究情况和我国目前水利发展的实际,本文指出了几个研究重点和实现路径,希望也相信这些会为推动我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翟浩辉.关于水利现代化问题[J].中国水利,

  [2]顾浩.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3]刘树坤.中国水利现代化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

  [4]于纪玉,刘方贵.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涵义[J].水利发展研究,

  [5]吕振霖.对水利现代化基本特征的探讨[J].中国水利,

  [6]潘田明.实现水利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浙江水利科技,

  [7]傅春,杨志峰,刘昌明.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水科学进展,

  [8]张于喆,史清琪,张岳.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J].人民黄河,

  [9]张海涛,谢新民,杨丽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10]刘树坤.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J].水资源保护,

  [11]孙继昌.系统视角的流域水利现代化内涵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12]张淑华.推进区域水利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水利经济,

  [13]蔡阳.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J].中国水利,

  [14]姜涛.加快水利信息化进程实现水利现代化目标[J].水利天地,

  [15]吕振霖.以信息化引领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J].江苏水利,

  [16]杜栋.从服务管理视角看民生水利[J].水利发展研究,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