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必将引发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央提出的信息化与 现代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吹响了以大数据应用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集结号。今后几年,谁拥有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专业化应用技术与人才,拥有大数据资产和信息安全保护解决方案,谁将会占领发展先机。从数据层到信息 层到知识层到智慧决策层的渐进升级过程,形成了数据的科技和价值升华,其中数据层是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使基础数据升级为信息层;再通过信息分析集成与提取技术升级成知识层,最后通过专家系统决策支撑技术和验证形成智慧决策层。 2.2大数据引发的新_轮产业革命 2013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推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并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 新石油”。未来,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战 略优势和核心资产。IBM公司认为,“数据将成为一切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成 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已抛弃了PC (person computer),转向了发展软件和服 务,将更专注于大数据分析带来的业务增长点。德国经济部认为目前已进人了新一轮产 业革命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由蒸汽机引领,第二次由电气化引领,第三次由信息技术 引领,第四次将由虚拟一自然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引领(例如,在 3D打印技术支持下,已出现了定制生产、创新设计、动态组织、协同制造的生产模 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特点是: (1)丁业制造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趋势。表现为:①新 机器、新材料融合;②新生产方式、新业态、新商业融合;③新生产力、新产业人员 结构、新岗位融合;④新动力、新能源融合。 (2)产业组织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趋势。表现为:①网络化。一是上下游 企业之间的垂直互联;二是区域内企业的水平互联;三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联。 ②平台化。通过研发平台、服务平台(如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平台(如电子商务等)、 合作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与中小企业的连接、“到家”服务。③扁平化。集中垂直式管 理被分散合作式(如定制生产、众包设计、动态组织、协同制造等)替代,生产者与消 费者联系更加直接;这对传统的管理体制产生挑战。 (3)商业模式从以厂商、集中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基 于网络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竞争力和利润的新源泉。 (4)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变革将改变传统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表现为:①新兴经济体 按传统做法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难度加大,产业升级和价值链环节竞争更趋激 烈,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将占领高地;②数字化制造将使得一些行业的规模效益变得不 明显,个性化定制、分散生产成为新特点;进而影响国际贸易格局;③未来各国围绕基 于知识的生产要素,如人才、创新技术、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2.3大数据的行业应用 2.3.1国家基础数据库和信息业务处理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覆盖13亿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提供户籍人口查询与管理服务等;建成了完整的企业法人基础数据库和空 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建成了统计信息数据库。 国家围绕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告服务需要,正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扩大应用领域,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税务总局、人民银 行、公安部,会同财政部,就利用基础信息数据开展应用服务启动了部分应用试点和应 用推广。 2.3.2电子政务业务协同电子政务的部门业务协同通过分布不同部门节点上的基础数据 库,开展数据交换,以达到跨部门协同和联合监管的目的。例如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十三个涉农业务部门信息资源,开展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先后开展了省级行政 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编审及发放的协同业务,企业养老保险人员养老金发放的协同业务,事业养老保险人员养老金发放的协同业务等。 2.3.3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需求极 大,如高分辨卫星遥感数据、航空摄影遥感数据等遥感信息;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地籍图、建筑图、道路图等基础地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建成了政务数据 库、户籍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社区数据库、车辆数据库、地籍数据库、建筑数据库、 环保数据库、社保数据库、灾害数据库、消防数据库、交通数据库等城镇信息资源库。 2.3.4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中国目前物流成本约占17°%,而日本仅占5°%-6°%。因此,发 展现代物流业是提升中国物流业水平和效益的当务之急。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多源、海 量、时空数据资源,以及数据综合处理信息增值产品挖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 讯、数字地球等技术支撑等。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业务主要包括:①建设链接国内、国际海关、贸易、国检、边 检、海口等口岸部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联网电子化作业;②为运输的供需 双方提供桥梁的平台,为物流的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沟通、资格鉴证、物流金融、运输配 送与监管等物联网信息和增值服务等;③提供物流空间信息服务,包括物流客户定位、设施选址、车辆配置等,甚至到户服务。 2.3.5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主要是:资金供需匹配要通过两类中介 服务进行,一是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通过从储户收集资金后对用户提供金融借贷;二是直接融资模式,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开展金融服务。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