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哲学中都是思维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思想创新的推动力量。
科学探索总是对未知对象要问一个“为什么”,寻求对科学问题的答案。而哲学恰好是对“为什么”要再问“为什么”,是对“为什么”中普遍存在的“为什么”的探索。哲学问题不能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之外。先有问题中的哲学才会有哲学中的问题。哲学中的问题决不会是哲学家头脑中主观自生的。马克思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首先是通过人脑和世界相联系,然后才用双脚站在地上;但这时人类的其他许多活动领域早已双脚立地,并用双手攀摘大地的果实,它们甚至想也不想:究竟是`头脑'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①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就在于它对人们实践(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和各门科学)中已经存在但习以为常或从未研究过的问题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把问题中的哲学变为哲学中的问题。
从全部哲学史来看,具有重要地位的哲学体系的创立,总是与它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相联系的。我们无法把哲学体系的建立和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审视分开。所有哲学体系都是关于哲学问题的体系;而所有哲学问题只有被系统地探索才能显示它的价值。
哲学的时代特色表现在哲学家立足时代提出的哲学问题之中。哲学的民族特色,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哲学所探索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哲学问题之中。如果从哲学中取消了问题,那就不可能有哲学发展史。一部哲学史集中表现为问题史,即不同的时代与民族的哲学所提出的哲学问题。
中国哲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它有自己的独特问题,如天人问题、神形问题、义理问题、心性问题,等等;而西方哲学则注重本体问题,认识与对象问题,感性与理性问题,等等。问题的概括和论述则结晶为基本的哲学范畴。而对问题解决的系统的逻辑论证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独特的哲学体系。
但无论中国哲学问题和西方哲学问题有多大特点,总有相通的东西。我们曾争论过中国哲学究竟是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哲学的问题。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如果哲学在中国指的是中国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中国版,那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哲学有自身的问题,它不是西方哲学在中国,即完全按照西方哲学的范畴和概念来梳理中国哲学。如果从哲学问题无所不在的角度说,应该说中国哲学也离不开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诸如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社会论方面的问题。哲学是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问题。这一点东方和西方都是相通的。
但问题解决的方式、重点、范畴概念,论证方法以及语言风格,肯定各有特点。这才有哲学的民族性问题。在中国哲学中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是民族性,共性是哲学问题的普遍性。真正伟大的哲学思想是以民族的语言揭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哲学问题是哲学的生命线。没有哲学问题,就不可能产生哲学。不提出新哲学问题就不可能创立新的哲学学派。当然哲学中也会有一些一再重复出现的问题。但即使是老问题,只要它被重新提出,必然会有新的时代背景或从中引出新的问题。哲学中最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构建体系。任何面壁虚构庞大哲学体系的做法,只能像恩格斯批评的杜林和当年的德国大学生一样,制造哲学泡沬。
可是哲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具体的,一个科学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再重复提出。可哲学不同,它可以不断地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在解答同样的难题。世界本性、人的本性问题,因果性和必然性问题,社会规律客观性问题等等,可以说是世代难题。因此,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史是一个专门领域,并非必须学习的领域。
不懂数学史照样可以研究数学,可以成为数学家,不懂物理学史照样可以是物理学家。可哲学不同,不学习哲学史、不熟悉哲学史,就无法学习哲学。因为哲学就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人类丰富的哲学智慧存在于哲学史之中。各个伟大哲学家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同一问题提供智慧,不能彼此代替。恩格斯在讲到理论思维的培养时说过:“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①当代西方哲学家让·伊波利特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为了学会哲学思考,需要从过去的著作中学习,因为在哲学话语内容与哲学家所处环境之间有一种隐秘的关系。这意味着这个内容的意义在由其关系界定的成分的建构或结构中,即在它的形式中(与数学内容的情形相反),是取之不尽的。所以他强调:“不能在搞哲学时脱离哲学史。就是说脱离过去的重要著作,脱离过去重要体系的历史。”②哲学史上看似对同样问题的重复,实际上都是对哲学的深化和进展。没有进展,没有新意,只是重复,就不可能登上哲学的殿堂。
我们应该把哲学的本质与哲学问题区分开来。哲学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性;而哲学中的问题是变化的。变化着的哲学问题表现的是哲学的时代特点、民族特点和哲学体系的个人特征。如果没有哲学问题的变化,哲学必然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可以公式化的范畴体系,这就失去了哲学的本性。可哲学问题的变化是在哲学范围内的变化,哲学问题的变化不改变哲学的本质。因此无论哲学中的问题如何变化,它始终属于哲学问题。
形形色色的哲学定义及其分歧,不少是由于混淆哲学的本质和哲学中的问题所致。
哲学究竟有没有真理的问题,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不少哲学家否认哲学的真理性,强调哲学与科学的区分。西方有的学者强调,不存在哲学真理,哲学是一种思辨类型,它的价值不能用真或假来衡量。真理的价值只能与科学认知完全吻合。哲学是一种价值规范,哲学不应该模仿科学,科学应该反映对象,而哲学只拥有对于人类知识和实践的调节和规范作用。这种看法在国内也得到一些哲学家的附和与赞同。他们说,哲学没有真理与谬误的问题,只要涉及真理,就不是哲学而是科学。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