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华语抗战电影基于人的基本权利的正义叙事之反思(3)

时间:2015-10-20 10:5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建珍,吴海清 点击: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起点来思考《一九四二》。《一九四二》无疑会被人们解读成一部批判国民政府抗战无能、对民众生死冷漠甚至残酷掠夺的影片,当然也可以被解读成表现普通人因为战争、天灾、暴力、人祸与贪婪等而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起点来思考《一九四二》。《一九四二》无疑会被人们解读成一部批判国民政府抗战无能、对民众生死冷漠甚至残酷掠夺的影片,当然也可以被解读成表现普通人因为战争、天灾、暴力、人祸与贪婪等而死亡的故事,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质疑了所有建立在伦理、政治和其他共同体基础上的社会想象之虚妄,进而让人不得不深思
  各种政治与社会承诺的意识形态性,深思抗战、民族、解放等的崇高许诺和历史叙述到底遮蔽哪些社会现实。尽管上述的解读都能从电影文本中找到支持,但我们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有另外的解读,即如果人们生活在无序的世界中、政权不仅无法延伸到基层社会中以保证社会秩序甚至已经在基层社会中失去正当性、人们之间的所有维系共同体关系的伦理和情感因素都已经解体、暴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无时不在、所有的权利诉求都只能是被掠夺之前无能为力的嘶叫之时,可以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秩序?要建立起来的秩序又是怎样的秩序?很明显,《一九四二》有两个方面值得人们注意。一是国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一是无序世界中重建秩序的基础。就国家和平民之间的关系而言,国家主义无疑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也是力量最强大、现实中长期实践的历史存在。这种国家主义为社会赋予秩序,并能自我赋予正当性,而无须获得社会和民众的统一,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来源也不在于法律和社会。@影片中从国民中央政府到省政府、从行政机构到军队,都可以或者无视民众的生存,或者可以凭借所谓国家名义而掠夺平民,而他们也几乎没有为民众带来任何利益,更勿言尊重民众的生命权和财产权了,即使他们有时候口头上会提到政府需要得到平民的认可,但其内心之中和行动之中却不会真正认可民众。国民政府对灾难中民众的杯水车薪式的救助,既不是出于人道主义,也不是出于现代社会的民主权威,而是出于对国际舆论和美国等国的国际援助的担忧。关于无序世界中秩序的重建无疑是这部电影的重要思考。从影片一开始饥民的暴力到国民政府和军队的暴力,再到日本侵略者的暴力,再到土匪的暴力,再到地方军阀的暴力,这个世界完全是暴力在肆虐,平民在这个世界的生命、财产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更遑论任何幸福。于是,饥饿、死亡与
  恐惧成为平民生活的基本状态,活下去和保障最低安全的秩序成为他们最高的要求。在这个荒诞而恐怖的世界中,所谓平等自主的贸易就是把自己卖了并离开子女,放弃尊严、故乡、血缘亲情、邻里之情和爱也只能换得死亡。这里当然不可能产生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契约与由此保证的权利,更不可能产生任何正义与秩序。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有权利诉求和为权利而抗争。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近期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不再只是采取民族主义撕,而是也从人的基本权利、多元文化反思日本侵华历史,反思二战对人类尊严和基本权利的践踏,从而开启了中国电影表现二战的新的可能性。
  注释:
  1、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歆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一一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3、高山.彰显正义告诫未来一一电影《东京审判》观摩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06(05).
  4、JudithN.Shklal.Legalis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4.
  5、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王春华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7.
  7、DavidMayberry-lewis.GenocideagainstIndigenousPeoples.inAnnihilatingDifference:TheAnthropologyofGenocide.EditedbyAlexanderLabanHinton.UnivesityofCaliforniaPress,2002.
  8、WillKiymlicka.MulticulturalCitizenship:aLiberaltheoryofMinorityRigh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9、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一一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0、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1、JosephRaz.AuthorityandJustification.PhilosophyandPublicAffairs,Vol.14,No.1(Winter,1985),pp.3-29.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