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辣木不同基质育苗比较试验及育苗技术探索

时间:2015-09-07 11:05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冯德党 李全 付炳华 点击:
摘 要:为将辣木推广种植到滇中地区,进行了辣木沙床育苗技术探索,同时比较了3种不同基质,即纯中砂、红土与腐殖土混合基质(1∶1)、红土与中砂混合基质(5∶1)对辣木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辣木采用纯中砂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出苗快且整齐,移栽
  摘   要:为将辣木推广种植到滇中地区,进行了辣木沙床育苗技术探索,同时比较了3种不同基质,即纯中砂、红土与腐殖土混合基质(1∶1)、红土与中砂混合基质(5∶1)对辣木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辣木采用纯中砂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出苗快且整齐,移栽苗易成活。 
  关键词:辣木;沙床育苗;不同基质;发芽试验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又名奇树、鼓槌树,为辣木亚目(Moringineae)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 Adans.)植物,属单科单属植物[1~3]。据报道,辣木营养成分丰富且全面,食用价值极高,叶片中钙含量是牛奶的4倍,蛋白质是牛奶的2倍,钾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VC是柳橙的7倍,VA是胡萝卜的4倍,叶酸和VE分别是螺旋藻的20倍和12倍。辣木含有17 种氨基酸,总量达20.49%,其中包括5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辣木种仁含油率约38%,其中油酸76%[4~7]。大量研究证明了辣木的医疗保健功能,在印度和非洲,辣木可用于医治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病、贫血、关节炎、肿瘤等,是宝贵的传统医学保健药材[8,9]。 
   据报道,辣木适宜在气温15℃以上、年降雨量500~3 000 mm、海拔600 m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10,11],而在云南只有西双版纳、德宏、普洱等地有少量种植。本试验旨在探索辣木育苗、种植管理适宜条件,将辣木推广种植到气候以宜良为代表的滇中地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基质进行出芽率、出苗整齐度比较,筛选出适合本地气候的发芽率更高、出芽整齐的基质。同时改良沙床育苗方法,以提高出苗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供试辣木种子为当年采收,由景洪市普文辣木种植基地赠送的印度改良品种PKM-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9~10月在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宜良基地温室大棚中进行。试验地海拔1 543 m,年平均气温16.3℃。气象监测显示,宜良室外温度9月为16~30℃,10月11~27℃;温室内9月18~33℃,10月16~28℃。 
   ①不同基质发芽试验   设置3个基质处理,处理1:纯中砂,处理2:红土与腐殖土混合基质(配比为1∶1),处理3:红土与中砂混合基质(配比为5∶1)。用口径为10 cm的育苗杯盛放基质,每个育苗杯中点播1粒辣木种子。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粒。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时间,播后6~13 d每天统计发芽率,播后21 d再统计1次。 
   ②育苗技术探索   a.沙床(纯中砂)准备。在温室中选3块1 m×1 m平整的土地,挖深约10 cm,下部填入干净红土,上部填中砂厚约5 cm,用木棍将沙床铺平。 
   b.种子处理。选取完全成熟、无病虫害、籽粒饱满的辣木种子300粒,于晴天晒种4 h,播种前用50%多菌灵粉剂1 000倍液浸泡13 h。 
   c.点播。将浸泡好的辣木种子点播于3个沙床上,每个沙床点播100粒,间距5 cm×5 cm,用拇指将种子按入沙床,深度1~2 cm,播种后用喷雾器喷透水,用农膜覆盖,期间保持沙床湿润。 
  d.炼苗。出苗10 d左右,辣木苗第1片子叶展开时,移植到装有营养土的育苗袋中。育苗袋营养土成分为保肥保水性好的红土、疏松的腐殖土、腐熟的有机肥、过磷酸钙、复合肥,配比为60∶40∶15∶2∶1。播后15 d后测量苗高,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测量3株,计算苗高净增高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辣木种子在不同基质中的发芽情况 
   根据观察,从播种后第6~12天,3种基质中辣木种子发芽数均在不断增加。处理1、3中辣木种子发芽主要集中在播种后第6~8天,发芽快且出苗整齐;处理2种子发芽集中在播后第6~13天,播种后第13天发芽数达到最大值后不再变化。3种基质中辣木种子最终发芽数分别为24、21、24株,发芽率分别为80%、70%、80%(表1)。 
   辣木种子在处理1、3中发芽快且出芽率高,但处理3(红土∶中砂=5∶1)容易板结,其中生长的辣木苗在炼苗时根部易受损伤,因此综合发芽率与移苗时的难易度,纯中砂(处理1)是3种基质中最为理想的育苗基质。 
  2.2   辣木苗继续在3种基质中生长的情况 
   出芽后,不同基质中生长的辣木苗没有按照常规育苗技术移出炼苗,而是继续生长在育苗杯中。据观察统计,辣木苗在处理2中长势最好,植株健壮,叶色浓绿,植株较高,而在处理1、3中长势相对较差,叶色发黄,植株相对较矮。 
   处理1~3中6 d的苗高净增值分别为3.29、3.45、2.27 cm,处理1、2间差异不显著,但2个处理均显著高于处理3。如果辣木种子发芽后不炼苗,则用处理2最为理想,但在该基质中辣木种子发芽不整齐,不利于后期的统一移栽、管理,而据试验观察,未经炼苗直接移栽田间的辣木苗长势很差,成活率低,故处理2作育苗基质不是特别理想。 
  2.3   沙床育苗技术探索 
   在不同基质试验的基础上,选出纯中砂为辣木育苗最理想的基质,因此对纯中砂育苗技术进行了探索。育苗期间温室内白天温度为16~25℃。沙床上辣木种子从播种第6天开始萌芽,第6~8天为萌芽高峰期,出苗整齐,截至播种后第16 天,辣木种子基本停止发芽。3个小区发芽率分别为77.5%、79.0%、82.0%,沙床育苗试验平均发芽率为79.5%。 
  3   讨论与结论 
   宜良地区气候可以代表整个滇中地区的气候,因此在该地探索辣木育苗、生长管理的条件,便于在滇中地区推广种植辣木,促进辣木产业的发展。 
  试验发现,播种在纯中砂及红土与中砂的混合基质(处理3,配比5∶1)中的辣木种子出苗快且整齐,因为这两种基质颗粒小而紧致、保水性好,利于辣木种子吸水膨胀而快速发芽。但该处理基质浇水后易板结,移苗时易伤根,不易成活;红土与腐殖土混合基质(处理2,配比1∶1)土质疏松、保水效果差,导致发芽不整齐。综合来看,纯中砂最为理想。 
   试验证实,在温度为18~33℃时,辣木种子育苗能成功,炼苗成活率高,推测宜良地区可育苗成功,下一步可探索辣木生长条件和田间管理措施,总结适合宜良地区的栽培技术。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