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输血的查对
2.2.4.1输血前查对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在治疗室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特别是血型的核对必须对照血型鉴定报告单或原始输血记录或询问病人(家属)。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输血前应了解病人既往有无过敏史,并常规给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
2.2.4.2输血时的查对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使用反问式查对,并完成“三查、八对”内容,有文献报导[3]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对于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2.2.5血液输注
2.2.5.1输血种类、输血速度及输血剂量根据病人情况而定,严格遵循医嘱,除出血休克加压输血外,一般用静脉点滴法输入,输血速度开始15分钟宜慢,一般15-20gtt/分,让病人有个适应过程。15分钟后根据血液种类、病人情况或医嘱调节输注速度,但对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避免快速输血,以免致循环负担过重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2.2.5.2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可直接混合,应在两者之间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不可用其他溶液,防止溶血或凝血。
2.2.5.3在输血过程中,不可随意向血液内加人其他药品(如含钙剂、抗生素等)、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和溶解。
2.2.5.4输血过程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尤其是最初5-10分钟内,随时询问病人有无头痛、心前区不适、腰痛等。如发现病人有寒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其抢救处理。如为昏迷病人输血,应设专人守护,严密观察T、P、R、BP、尿量及色。
2.2.5.5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与血库联系将保留余血送交血库检查,必要时再次抽取病人血标本,检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并做好各种记录,填写输血反应信息反馈单,连同血袋余血送回血库。
2.2.5.6输血结束,继续维持静脉通道,观察30min后无不适方能拔针,以防病人出现寒战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
2.2.6输血袋处理血液或血制品输注完毕,输血袋集中独立存放,次日送回血库统一处理。
2.2.7文书记录凡输血病人,要记录输血前使用的药物,每袋血或1个治疗剂量的血液成分输注时间的始末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并进行一般情况评估,如输注时间始末、过程状况及疗效。
参考文献
[1]魏小斌.输血人为误差和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51-253.
[2]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35.
[3]李丽英,李琦.在输血方面医务人员的误差与输血安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3):244-24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