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体育发展战略(2)

时间:2015-07-27 10:2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艾志毅 点击:
(二)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物质性、非物质性及口传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丰富的宝库,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二)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物质性、非物质性及口传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丰富的宝库,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目前来看,我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保护的项目真正能为民族文化发展带来创新元素的不多。当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化对其挖掘整理、开发运用等保护工作,“与其作为一个文化遗产的‘保管员’,不如做一个文化遗产的‘加工者’”。(三)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及开发
  当下是以现代体育为发展主流的社会,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建立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为意识。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而文化自为是要我们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原生态”或“次生态”文化进行结构重组、创造加工、诠释弘扬,从而在民族内部形成一股凝聚力,并以传统文化为前进的原动力。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对其进行“复制”,而是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要改变过去民族传统体育单一的发展形式,把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运用到现代教育、民俗旅游、健身休闲、体育竞赛、文化传承等社会发展需要上来。
  (四)实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解决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因资金不足而带来发展滞后的问题。因此,我国各民族地区政府应组织力量,对本地民俗体育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和整理,用以明确开发项目方向,将开发项目与本地民俗节庆活动、自然景观、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打出知名度,制定出一条民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最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随着民俗体育旅游产业的不断成熟化,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时,再逐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民俗体育培训、民俗体育文化与信息服务、民俗体育器材、民俗体育服饰及民俗体育吉祥物等方面的产业开发项目,并将它们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共同开发,共同实现民俗体育产业化道路。
  三.总结
  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正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生活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与衰颓之势,因此面临层层危机,举步维艰。我们必须采取策略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旅游开发构想[J],体育学刊,2010,17(6)
  [2]高慧林,亢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的困境及策略[J],体育学刊,2010,17(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