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会反思 所谓的反思,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把自我和职业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不断对自我及对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反思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自我反思。包括能否意识到自己对职业生涯未来发展的期望;能否通过自我观察而产生自我认同感;能否对职业的发展作出自我设计;能否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等。二是职业活动反思。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的反思、心理课堂教学反思、团体辅导反思等一切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活动有关的反思。特别是对关键行为事件的反思,可以通过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就自己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所认为成功的或失败的事件进行回忆,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剖析,发掘或揭示这些事件、经验或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理念,从而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规律与价值等,这也能为事后回顾、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 (三)参与课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仍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之中,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高研究意识,从职业活动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参与研究,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经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心理辅导两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些研究课题,如自我意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职业生涯辅导、网络心理辅导、性健康心理辅导等。二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对案例的剖析与研究,在实践中收集、选择案例、通过对学生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比较、归纳,在不断的总结、评价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心理辅导技能,再运用于案例的拓展实践。 (四)参与校本课程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地域性,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比如发达地区职校生的心理问题与欠发达地区职校生心理问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即使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应有相应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承认其共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个别性、特殊性。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研究调查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和问题,有的放矢,制订出能适应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成长空间。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