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象使情感发展变化
想象是创造形象的过程,也是对形象深入认识的过程。
伴随着想象认识的发展变化,情感也会相应的发展变化。巴普洛在表演《天鹅之死》时,是由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状态去饰演即将死去的天鹅,如果她不进行艺术表现上的想象力,相信她无法将慢慢衰竭并最终死去的天鹅想象表演的那么出色。
虚幻的情感要想在舞台上展现的活灵活现,并且能够深切的将角色的情感转换和发展,就需要表演者将思绪投入到想象的情感世界。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作品的主人公安娜的情感是对世俗的鄙视,随着人物和剧情的发展和变化,安娜接二连三地受到上流社会的欺骗与迫害时,作家对作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主人公的情感也随着作家的想象由鄙视转为同情。
(二)想象力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想象力之所以形象,总给人带来新鲜之感,这是因为它可以突破传统的经验感受,基于综合分析基础上,通过辨证统一形式表现出来。如何理解分析和综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是将意识拥有的表象东西将其分解出来,分解成各个要素。
综合指的是,需要在这些分解的要素中,进行重新组合,将其构成具备创造性物体。在舞蹈教学中,也应该具备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才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舞蹈效率。拥有丰富舞蹈教学经验的人员会明确,教学目的虽然可以保持一致,但是教学方式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灵活使用,达到教学目的效率便不一样。在同一个动作中,进行教学的过程是多变的,及时是一个动作也可以表现出多端的变化。有的时候,还可以将两个不相干的动作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意志,这样就可以综合进行利用,使得成为一个统一的组合形式。这样的课堂将会更加丰富,在课程中学习能力逐渐提高,领悟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想象使情感复杂多样
感知活动中产生的只是感知者自身的情感,而想象中不仅存在着想象者自身的情感,还包括各种角色的情感,因为表演者在想象各种人物形象时必须体验人物相应的情感活动。
这些情感活动中有快乐、伤悲、愤怒、惆怅、绝望、希望等。舞者自由地把握这些情绪的合理转换,必须依靠想象力的作用。
更深刻的想象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需求,让自己成为当事者,通过想象触发,转移到的情感,思维,从而更为合理的情绪转换,更现实的人物复杂的情感。舞蹈情感的激发与变化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而多样的想象的刺激又来自情感的内驱力。凭着这种力量,想象才可以张开翅膀,在艺术的天地里翱翔,并且可以超越时空。
总之,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肯定了想象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从一个表演者的角度,我更加体会到想象的重要性。借助想象,我们不仅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也获得了充满了情感的另一种人生。舞蹈情感的激发需借助想象,而想象的刺激,同时也来自情感的内驱力。凭着这种力量,想象才得以张开翅膀,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的翱翔。
参考文献:
[1]王明辉.舞蹈教学剧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自然科学版,2011(9).
[2]李春.幼儿舞蹈教学中表演课程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0(5).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