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人类情感在音乐美学中的自然再现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2)

时间:2015-07-09 09:50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桂昭兮 点击:
音乐美学的寻求,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大海里寻针,难倒红尘之人。试想这红尘之辈要有多大的身手才能寻得到音乐的针眼,而这音乐美学的眼却时时刻刻在我们自己身体上自然演变着。一切音乐之美的种种变化是旋律、节

  音乐美学的寻求,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大海里寻针,难倒红尘之人。试想这红尘之辈要有多大的身手才能寻得到音乐的针眼,而这音乐美学的眼却时时刻刻在我们自己身体上自然演变着。一切音乐之美的种种变化是旋律、节奏、圆通来自自然对人类的一种垂哀愍示之心,人在乐章中进入下一个千年通道。
  《梁祝》的美是人类情感在音乐美学中的自然再现,是靠在巨人身边,听着爱情这人类永存的主题,在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命运的轨道上,看着满天飞舞的蝴蝶,听着这凄美的爱情,创造出的节奏和旋律,这种青春生命的音符,什么时代都是人类永存的主旋律。因此,它超越了陈钢、何占豪他们时代的限制;民族的限制;阶级的限制;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美学观点。两位热血青年,怀着对那个时代的一腔热情,不再是寻求小提琴艺术演奏上技巧的高度,而是寻求人性爱与死亡的激烈冲击,这激情中饱含着青年纯美的火焰,在阶级斗争时代唱出了一首永恒的爱情之歌。
  可以说《梁祝》散发出的美学思想,是他那个时代,校园里盛开出的一朵永不落的异域之花。甚至连作者本人在创作活动时,心中也装满那革命年代的阶级斗争,却无意中弹出一首爱情之歌。多年后,当人们再听到这个旋律,并不感觉带着那个时代的斗争印,反而带着的是古往今来人类共同的情感。任何时代的革命却不存在太多的宽容,在旋律一次一次修改删去后,在一次次审批后,音乐美的共性旋律深深感动听众,再也无法在听众心中淡去。这自然的、本有的音乐美又一次战胜阶级的权利划分。
  音乐是从自然中走来;音乐是从自由中走来;音乐是从云朵上摘下来;音乐是从花丛中飘过来;音乐是人类对自然发出的爱的火焰;音乐是心中的一团火。
  [1]陈钢:《蝶中蝶陈钢谈艺录》,《音乐就在你心中》,东方出版社,第63页。
  [2]陈歌辛(1914—1961),原名陈昌寿,上海人,著名流行音乐人,人称“歌仙”。代表作《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渔家女》等。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