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学困生学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个人因素中最重要的又是兴趣,恰恰兴趣又是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的,然而兴趣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们首先应注重激发学习困难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前提。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何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通常每1千粒小麦重5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发明者共有小麦多少吨?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论文发表 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内驱力,也为在新知识学习中培养学习困难学生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2、教育环境因素 首先,部分教师不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慢节奏,因此,我们应做到: (一)讲课开始,要慢些。汽车驾驶员把“宁停三分,不争一秒”作为座右铭,数学教师也可借鉴。高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障碍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与预习内容。 (二)新知引入,要慢些。高中数学知识是环环紧扣、节节相联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新知识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引入新知时留出时间让学习困难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这样可以使学习困难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语言节奏,要慢些。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为学习困难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课本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在教学中放慢速度,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多读教材,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在重点难点之处注意停顿,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地应用. 再次,教师应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解题规范的教学,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使学习困难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一)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这恰是学习困难学生最感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师特别要注重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审题过程。首先,分析条件,既要找出题目中明确告知的条件,又要使学习困难学生学会发现题目中隐含条件。其次,分析目标,既要明确求什么或证什么,又要学会把复杂目标转化为简单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再次,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教师引导学习困难学生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逆推,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最后,确定解题思路。 (二)语言叙述规范。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 (三)答案规范。答案必须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还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四)解题后的反思。通常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分析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这对发现审题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最后,应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教学板演,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困难学生最好的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困难学生对于数学的概念与法则、公式与定理、各种技能、数学的思想方法等掌握往往不够透彻,但不易从学习困难学生的表情、动态、语言中反映出来。而板演在教学中创设了多渠道的反馈调节作用。 教师通过学生的板演,充分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与集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从中获取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由于是学生自己的思维产物,对学习困难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有说服力,因而可起到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学生板演暴露出的问题,使学习困难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把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板演的评价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开拓思维。 3、社会因素 目前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连初中知识都没有,却靠钱、权、关系等途径得到了一份极其优秀的工作,还有的人靠机遇或不正当的手段成了暴发户,致使一些学生过早放弃了继续奋斗的念头,只想混日子。另外现在上专科根本不怎么看分数,这样对于优等生以外的那些考本科的学生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的学生迷恋于电子游戏、网吧等现代娱乐设施,不能自拔。以上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暂困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力量,还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帮助。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抓思想转化 对于在思想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先转化思想。具体做法有:一是正面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思想活动。如:帮教结对子、包保责任制、吐露真情、讲讲心理话等活动,使学校长期处在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愤中,让学生吸收有益的健康思想营养,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对症下药,对于思想上不重视学习、认为知识无用的学生,要善于用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例子来引导他们;对于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创造机会与其聊天,联合家长力量,慢慢引导,打开“心结”,使他们尽快从自卑中走出来;对于迷恋游戏等娱乐的学生,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谈谈危害,让他们也参与发言,就势利导,转变思想。 (二)注重情感教育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转化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一种宽容。爱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 (三)表扬、激励、榜样必不可少 从心理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所以在转化暂困生的过程中要坚持运用“三多、三少、三不”的方法,即多表扬少批评不讽刺,多鼓励少指责不歧视,多引导少说教不放任。我们要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以上是我个人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只要我们齐抓共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