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计质量风险控制是国家审计准则规定要抓好的重要工作环节,它事关整个项目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事关整个项目审计质量好坏,事关整个审计机关权威性和公信力能否提高,事关审计机关清廉为民形象能否得到维护。
关键词:审计质量风险
搞好审计项目质量的风险控制,是审计机关与时俱进和长期坚持并重的艰巨任务,也是审计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新的时期赋予审计质量风险控制新的要求和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的国家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审计准则是每一级审计机义不容辞的责任。就目前来说,搞好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质量风险控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要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建设。法制上要加强与履职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把学习和领会国家《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审计准则》具体要求与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明确自身的职能和职责权限及应承担义务,明确审计人员能在什么范围内做什么事?怎么做?从而为提高自身依法审计能力打牢基础。道德层面上主要是要强化审计人员审计职业道德教育,以精神文明单位创建为依托,教育干部职工发扬遵守法律、爱岗敬业、忠诚担当、清廉为民、公正无私精神,把“求真、较真、认真”三真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结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确保干部职工“思想道德”阵地不“滑坡”不“失手”。
二要加强操作规范和规程建设。工作中,要按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加强整个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审计质量风险,要严把审计立项、方案、审理审核、报告、公告、立卷归档关。审计项目的选取一般应具有合法性、重要性和前瞻性,但是没有经过审计调查、了解、风险评估和不具备审计条件的项目是不应纳入项目计划进行立项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准则的精细化和具体化体现,是针对于具体项目的操作指南,审计实施方案的好坏,直接关乎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也关乎着审计质量风险的大小,所以,要控制审计质量风险制定一个可行和高质量的实施方案是必要和首要的。审计复核上,要严格遵守审计组长、审计组股室和审计机关法规机构复核制,重要和重大事项应经业务会和班子会集体研究审核。审计报告中应做到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准确,法律法规引用适当,审计评价公正、客观,审计建议针对性强。审计公告及时性和适度性结合,涉及法律法规规定要向公众公告的要及时公告,涉及未定事项的视情况公告,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坚决不能公告。审计项目的立卷归档应及时、规范和完整,卷宗及时移交档案室专人管理。
三要加强审计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加强审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是审计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不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锻炼,审计工作就没有发展后劲,就不会取得新的突破,就会给审计事业向前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一名审计业务人员除了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外,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有较强的知识应用、拓展和适应能力。单位上要形成支持和重视人才培养良好氛围,并为干部职工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和平台,如:安排审计人员主动参与上级统一组织的“大项目”和“难项目”,派人参加知识更新培训及到上级审计机关挂职锻炼等;个人上要通过参加职称考试等形式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知识水平,把所学知识积极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检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提炼,自身履职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也才能推动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