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字句章法的赏析 对佳字妙句进行标举是评点方式中最为重要一种传统,历代评点家都非常重视。姚际恒和方玉润也对《诗经》中出现的众多绝妙好辞进行了赏析。比如《君子偕老》篇,在字词释义之后又专门论述说:"'山、河','天、地',广揽遐观,惊心动魄;传神写意,有非言辞可释之妙。"《竹竿》篇,姚际恒在"巧笑之磋,佩玉之摊"下面评"简,妙,风致嫣然。"《大叔于田》篇,姚际恒在"抑盘控忌,抑纵送忌"下评"词调工绝"。 又如方玉润在《柏舟》篇的"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下评"言婉而挚",在《兔置》篇的眉评里注"肃肃二字写出军容严肃之貌"。都能比较敏锐地感受到《诗经》中一些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之处。同时,他们也能继承前代《诗经》文学研究的传统,运用各种诗歌批评术语对这些佳字妙句进行点评和赏析。比如诗画结合的批评方法,姚际恒评《旎丘》"自问自答,望人情景如画",《北门》篇方玉润评第二章描写"室家势利之情如画,可谓摹写殆尽。" (二)指出《诗经》作为后世各种文学形式的起源 这个研究角度从魏晋时代开始就被学者使用,以后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姚际恒和方玉润在很多诗篇中都标明对后世文学的启发意义。比如《君子偕老》,姚际恒说"可为神女、感甄之滥筋"。《大叔于田》篇,姚际恒说"描摹工艳,铺张亦复淋漓尽致,便为长扬、羽猎之祖。"《大车》这句,姚际恒评"誓辞之始"。再如《有女同车》中的"谓予不信,有如皎日"中的"将翱将翔"一句,姚际恒认为"善于摹神",他说"《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洛神赋》若将飞而未翔',又'翩若惊鸿',又'体迅飞鬼',又'或翔神诸',皆从此脱出。"方玉润同样也标出了很多。比如《伯兮》一篇,姚际恒评"自伯之东"一章"宛然闺阁中人语",方玉润从这里引申出去,说"汉魏诗多袭此调。"《黍离》篇,方玉润说:"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唐人刘沧、许浑怀古诸诗,往迹袭其音调。"《兔爱》篇云:"词意凄枪,声情激越,阮步兵专学此种。"《漆消》篇谓"开后世冶游艳诗之祖"。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式,但是姚际恒和方玉润能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他们往往能够站在文学史的高度,不单是从表面形式,更能敏锐地感受这些诗章内在的情感、修辞等细微之处与后世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把握非常到位。 (三)对《诗经》民歌性质的发掘
从文学角度来解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就是对《诗经》民歌性质的探索。比如《绸缪》,《小序》篇解为"国乱,昏姻不得其时",朱子也沿用了这种说法,谓此诗是"国乱民贫,男女有失其时而后得遂其婚姻之礼者。"姚际恒提出,诗篇中云"子兮子兮,如此良人",这应该是诗人见人成昏而作,所以"如今人贺人作花烛诗,亦无不可也。"独出己见,令人耳目一新。核心期刊网最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检索网。方玉润继承了姚际恒的很多观点,并且在姚际恒的基础上走得更远,对《诗经》民歌性质的发掘成果更多。比如《北风》篇的"北风其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即亚只且",方玉润在眉评里说"妖孽频兴,造语奇辟,似古童谣。"提出这句的造语方式类似于上古童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