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5-06-18 10:24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许振清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环境 
  1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什么是生态文明?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两个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严格来讲,生态环境并不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自然环境包涵着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的结果,生态文明并不是生态“文明”的状态,而是人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是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应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指导人们走上可持续的和谐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追求最大经济利益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所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的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2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2.1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人们在追求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时,工业文明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灾难;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越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进行了自我反思;于是,生态文明理念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2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何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都是最低的。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容量不足,已逐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加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不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3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我国实际出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十七大将“经济增长方式”改为“经济发展方式”寓意深远,意义重大,具有更强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了经济增长方式,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强调了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增长就是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管理创新转变。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