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房屋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问题探析

时间:2015-06-12 10:31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张琼 点击:
摘要:房屋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一般由模板、钢筋和砼工程三项组成,本文对这三项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采取的对应措施进行了分析概述。 关键词:框架结构;模板;钢筋;砼 一、钢筋工程施工问题 (一)节点柱箍筋安装质量差 地震灾害调查表明,框架
  摘要:房屋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一般由模板、钢筋和砼工程三项组成,本文对这三项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采取的对应措施进行了分析概述。
  关键词:框架结构;模板;钢筋;砼
  一、钢筋工程施工问题
  (一)节点柱箍筋安装质量差
  地震灾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严重的部位多发生在梁柱节点处。如柱顶周围有水平裂缝、斜裂缝或交叉裂缝时,重者混凝土压碎崩落,柱内纵向钢筋弯成灯笼形,上部梁板倾斜。其主要原因由于节点处的弯矩、剪力和轴向力都比较大,如果柱的箍筋配置不足,甚至没有箍筋或箍筋捆绑扎不到位,则弯剪的联合作用先使混凝土开裂剥落,轴向力作用使钢筋压屈。这种破坏较为普遍,修复也很困难。
  加密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箍筋,可以增强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对防止柱顶混凝土剥落、钢筋压屈以及梁端剪切破坏都很必要。但往往框架节点布筋较密,纵横交错,这就给节点核心区柱箍筋的就位绑扎带来一定的困难,为确保节点处质量,可采取如下措施:(1)筋在模板绑扎,整体就位时,应做好技术交底,理顺绑扎工序:梁底部钢筋、箍筋、架立筋绑扎→放人模块内→核心区柱箍筋安装→梁负筋安装。(2)当框架梁较大,钢筋分布复杂,可采用二次支援的方法,在与柱相邻的任何一部分预留一个1m左右的方洞,待柱的加密箍筋绑扎就位后,再将该处方洞模块支好。(3)外形复杂的复合箍,箍筋可采用两个u形箍套叠,焊成闭箍,焊缝长度为单面焊。
  (二)节点内柱主筋移位
  节点的柱主筋移位主要原因如下:箍筋与主筋绑扎不牢,在浇筑混凝土时使个别主筋产生移位;模板上口刚度差或主筋与模板上口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时使外伸主筋产生整体移位;采用沉梁法绑扎钢筋,沉梁时柱主筋被挤歪。
  针对上述原因在施工中可采取如下措施:(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柱子插筋或外伸钢筋进行检查和校正。(2)柱子插筋或外伸钢筋要绑扎足够数量箍筋,绑扎要牢固或适当点焊。(3)在模板上口处,对柱主筋采取加焊撑筋或与模板固定牢的措施,以防止主筋发生整体移位。(4)在施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沉梁法进行钢筋绑扎。
  二、模板工程施工问题
  (一)框架柱轴线偏差的控制
  柱轴线偏差将产生附加偏心矩,会对结构承载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柱轴线的竖向;隹确传递对多层框架结构至关重要,然而施工中其整体或局部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要避免这个问题,首先,施工时柱轴线竖向传递必须从纵横轴线中起控制作用的柱向上传递,其余轴线均以此控制轴线为依据,同时应谨防竖向和横向测量产生的累积误差:其次,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进行重点检查核对,一般来说,放线和安装柱模时应重点检查核对建筑物外墙四个大角的柱的轴线准确度,只要这些柱的轴线及垂直度把握好,整个楼层的轴线就有了整体的保证和约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楼梯间柱轴线发生偏差的频率也很高,原因主要是其柱模安装时被中间休息平台截成两段,柱模整体性差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偏移,因此这些柱轴线也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并采取相应的柱模加固措施。
  (二)柱模底封闭严密性问题
  现场常见拆模后柱根部出现蜂窝、孔洞现象,其主要原因往往是柱模安装后底部未封闭严密。因此在柱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柱模底的封闭情况作专项检查以消除隐患,而且在梁板浇混凝土时应把每个柱位四周的混凝土面搓压平实,为上一层柱模底的安装严密提供条件。
  (三)板面标高的准确控制
  板面标高整体偏差的情况虽然较少见,但其局部产生较大偏差却时常发生。这种局部偏差对厂房或大开间建筑的影响却是整体的,因为出现这种偏差后,进行地面和天棚装修时为了弥补缺陷就须进行整体找平,不仅浪费装修材料而且增加结构荷载。为了准确控制楼层板面标高,梁板筋安装前应对板面标高进行全面校核,而且重点是柱头周边标高的校核,同时应检查梁板模跨中起拱的适度值。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问题
  砼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砼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0~180m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砼振捣人员必须挂牌上岗、砼振捣时间按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二)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三)麻面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砼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砼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砼构件棱角的保护。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