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平天国壁画和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是一对同义词,所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现已合并。国务院于1988年1月13日将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正式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本文将阐述一下我国建国以来对太平天国壁
画研究的相关信息,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字:太平天国 壁画 结合研究
太平天国,满清统治时期,是最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清朝联合列强镇压下去,但是其余部仍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太平天国前期实现了男女平等,废除裹脚等恶习,女子的地位得以和男子同等,是近代中国民主的开端。据西方
的一些见闻记中,都称当时中国最为俊美及威武的男子只有在太平天国之中才能看到。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而所谓的壁画就是绘在壁上的画。
(一)、太平天国壁画的发现和分析
发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附近堂子街88号一座古宅,就是李奉先盖的,新居落成时正值太平军攻占南京,他便弃屋而逃,这里便成了东王杨秀清署官下面的一个衙署。1952年被发现后,市文管会立即进行修缮并加以保护。这座建筑第三进的墙壁与屏风门和第五进的木板壁与门楣上,保留下来18幅墨迹清晰、色彩艳丽的壁画,经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鉴定,确认为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作品。
分析:太平天国时壁画比较盛行,丁守存在《从军日记》中记载,太平军在广西时衙署之门就有“内问涂黄,对画龙虎”的壁画,每攻下武汉一个城或是一个县,都在墙、门、梁等处作画。建都天京后,设在上街口(今洪武路)的绣锦衙主彩画事,多以两湖太平军中的“知画者”为骨干,兼收民间画师、画匠和部分士大夫画家。比较知名的有:扬州的洪福祥、郑长春、李匡济、虞蟾、陈崇光,安徽的罗琪,浙江的朱彝,常州的江鉴,无锡的方梅生,虚谷、任伯年也曾和太平天国有过关系。经过130余年的雨淋风化,不少已褪色、剥落,但其中有几幅水墨重彩画,却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二)、太平天国壁画题材及绘画制度
太平天国壁画的绘画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1)组织制度;史料上曾记载过:“伪绣锦衙主彩绘这事,”完全的体现出来。
(2)、不准绘人物;太平天国最高领导人洪秀全曾说过:“上帝最恼的是偶像”,《金陵杂记》中,明确提出了太平天国壁画不准绘人物的规定。要是把人物给在壁画上犯得都是死罪,可见不准绘人物的规定是非常严厉的。
(3)、要大力普及壁画艺术;太平天国当时把壁画当成一种重要工具来教育人们,美化环境,受到了高度重视、提倡和普及。在天京,壁画是室内的主要的装饰内容,历史上记载,太平军是“门窗墙壁,无一不画”。壁画在太平天国时期是很盛行的。
(4)、宫廷画士与民间画工要进行集体创作;在宫廷专业画师掌管的时候大量选拔、吸取民间的画工、画师,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壁画创作。互相切磋,杨长补短,更有一种新颖的独特风格。
(三)、太平天国壁画政治性的研究
清末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苏浙皖等省被太平军长期占领,他们在这时期创造了大量的壁画。因为是在革命时期,壁画里参杂了政治性的气息,导致太平天国壁画里出现了政治性文艺与艺术性的双重性质。
第一,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毫无保留地体现在军事斗争的壁画上。《江防望楼图》、《攻城胜利图》、《望楼兵营图》、《太平军作战图》等壁画上都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政权的最根本保证就是太平军,个个气势不凡、英勇神武,显示出了太平军当年英勇作战的战况情景。但是这些作品中不见一个士兵或任何一个人物形象,可能与当时的政策和典章有关。
第二,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在太平天国政权内部等级的壁画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对“礼”非常的重视,是一个礼仪之邦,对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它是天子的象征,如果是诸侯用了九鼎那便是谮越,不遵守礼节的表现。而在太平天国的这些壁画中主要是绘制不同的猛兽来代表不现的政治等级,一般出现在建筑物的大门上。
第三,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在其壁画所涉及到的宗教问题上得以体现。具体可以从太平天国不允许绘人物这个制度来阐述。历来政治与宗教都是结伴而行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特别是中国。没有一个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的背后是没有一个特殊的传说的,总会有亲人或神灵托梦于他,要如何治理国家。
第四、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在壁画创作的地域性上得以体现。太平天国壁画只会在当时太平军真正控制过的地方出现。从当前看来,苏浙皖等是太平军长期占领过的地方,太平天国壁画只会现在这片区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