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明挖法"在大跨度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应用(2)

时间:2013-07-20 17:1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杜松 申家喜 乔红彦 点击:
3.2难点分析 根据隧址埋深与地质条件可知,该处新增一个斜井施工必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风险。斜井暗做在挑正洞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跨度较大,必然会使地表产生位移或变形,从而改变土体结构

  3.2难点分析

  根据隧址埋深与地质条件可知,该处新增一个斜井施工必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存在很多潜在的安全风险。斜井暗做在挑正洞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跨度较大,必然会使地表产生位移或变形,从而改变土体结构的受力状态,将对其产生种种不利影响。为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需采用设计以外的施工工艺,使该段落施工能够安全、快速通过。

  4施工方案比选

  双侧壁导坑法和明挖法2种施工方案在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中各有优势,为了选取最佳方案,从防排水、工程安全、结构物使用寿命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两方案的优越性。

  4.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的不利因素

  (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缓慢,月进尺在35m左右,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繁琐,后续工序施工干扰较大,拆除临时支护对既有结构物产生二次扰动,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较大,安全风险高;

  (3)斜井挑正洞安全风险大,在挑顶施工过程中,由于隧址埋深浅,土体含水量高,开挖跨度大,开挖后引起土体应力重分布,土体很难形成自成体系,容易造成塌方事故。

  4.2明挖法施工方案的优势

  (1)明挖法只需20天即可将1#紧急停车带施工完毕,施工周期短,操作容易;

  (2)明挖法有效规避了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大大的提高了结构及施工安全性,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3)明挖法很好的解决了斜井挑正洞难题,将斜井暗做改为拉槽路基形式,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也节约了施工成本。

  5"明挖法"施工工艺

  从安全、质量方面考虑,1#紧急停车带采用"明挖法"施工(图1),具体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案如下:

  (1)增设临时排水设施。在开挖范围外原始地面上砌筑150cm×150cm梯形排水沟,并采用M7.5号砂浆抹面,将原自然水系通过临时水沟改移保持顺接,保证正常排水。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