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思维训练——语文教学的着力点

时间:2014-02-27 09:2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健 赵春松 点击:
一、思维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思维的符号载体,是思维的主要工具。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意思是说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在的体现或反映,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联系。柏拉图甚至认为思维与语言没

 一、思维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思维的符号载体,是思维的主要工具。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意思是说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在的体现或反映,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联系。柏拉图甚至认为思维与语言没有丝毫不同之处,思维是无声的、微弱或隐蔽的语言行为。

  因此,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水平的过程。我们的语文学习不应满足于掌握字、词、句、篇的一点知识,而应以“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有专家指出:语文课程“究其哲学实质来说,就是以言语为对象的人性智慧教育”。因而掌握思维方式、培育思维能力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由此可见,思维训练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其“思维三元理论”中,将思维分为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相对来说,分析性思维较为基础,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能力,它主要培养学生记忆和分析他人理论的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层次较高,它们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实践、使用、运用和实现等能力。由此提出了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三种策略:照本宣科策略、问答策略和对话策略。然而,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分析性思维一枝独秀、大行其道。教师只满足于通过照本宣科策略和问答策略领着学生在课文中走一遭,了解并掌握一些浅层次的东西,而至于如何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解读、发展创新能力,则很少涉及。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在这样的教学策略中是很难得到训练和培养的。

  二、语文学习中思维的培养

  下面,笔者根据我县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推敲”一课,谈谈上述三种思维的培养。“推敲”一文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了贾岛、韩愈推敲文字的一段文坛佳话。教者运用组块教学法,将整节课分为四个部分:认识“一个词语”、了解“一段佳话”、感受“两个人物”、“推敲”几个句子。采用“词语——故事——人物——运用”的步骤,层层递进,一波三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达到了在言语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思维的目的。

  1.理解“推敲”,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

  教学片段一

  师:“推敲”本来是什么意思?

  生:本来是两个动作。

  师:这两个动作有什么关系吗?

  生:没有。

  师:“推敲”后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作“推敲”。

  师: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推敲”的几个近义词,谁来说一说?

  生:斟酌。

  生:思索。

  生:琢磨。

  师:是呀,像这样斟酌文字、思考文字、琢磨文字,就叫“推敲”。

  假如你是贾岛,你在心中会怎样推敲呢?谁来把贾岛心中所想说出来?

  生:……

  师: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生: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呢?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