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向中职课堂要效益,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随着我国应试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及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然后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数学教育的要求,提出激发和培养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效率;调查分析 一、调查分析 1.认知参与分析 从学生实际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主要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思想没端正、信心不足等各种原因造成他们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从学生认知角度看,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不少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甚至有的学生从不写作业,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巩固,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从不认真钻研。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等根本来不及消化。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而不是内在的思维过程。学生仅通过记忆的方法和反复的操练,就可以通过考试。这样,学生在没有深层次思维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因此对学习只能产生一种肤浅的认识。 2.行为能力参与分析 对于当代中职学生来讲,他们选择进入中职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是迫于中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升学压力而作出的一个无奈选择。他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更多的实践,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一旦进入职业学校,他们就不在想花更多的心思学习文化课,至此数学课已经是他们比较抵触的一科。 3.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为对心理过程有着启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客观地说,我们的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学习已经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厌烦心理,不利于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益。 二、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方法上不能正确使用,持之以恒,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因而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和学生交朋友,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指导学生听课、练习、作业以及课前、课后的学习辅导,从教态语言及肌体语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创建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殿堂,从以下几点方面进行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