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4-02-24 11:2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滕玉洲 点击: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为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思考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如何按照高中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为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思考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如何按照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过程和效果都达到最优化,让每个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转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开辟了一个新途径。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所有这些形式都必须为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服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并启发他们进行深层次思考,这才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我们在教学中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教学方案,譬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难点探究等环节都会提前“备”好“课”,期望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自己预设的进程顺利完成教学,但这往往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学习状态有优劣。如果只是一味按照事先的设计机械地实施教学,没有针对实时实地的生成,就很难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更碰撞不出新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3.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法。课堂上,给学生搭建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也就成了每一位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的确让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学生动起来了,气氛活起来了,一些问题的解决也容易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精心的情境设置,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启发引导,活动结束后没有有效的评价与总结。那么,我们的一节课可能只是看热闹的一节课,学生没有获得明确的知识,有效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又要做到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统一。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1.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原则,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在教学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自觉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从而使政治课教学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2.认真钻研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
  有效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备课必须做到:(1)认真钻研教材。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对教材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资源,将教材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提炼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能。(2)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
  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3.优化教学环节,打造有效课堂
  (1)优化课堂导入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