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反贫困视角下效率与公平的历史归结和中国情结(3)

时间:2014-02-22 09:3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荣党 点击:
第三阶段更加注重公平的选择。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包括公平在内的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头20多年里,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政策选项是经济目标优先于社会目标,经济发展几乎成

  第三阶段“更加注重公平”的选择。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包括公平在内的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头20多年里,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政策选项是经济目标优先于社会目标,经济发展几乎成了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代名词,经济政策也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基本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一选择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诸如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失衡,反映在城乡差别扩大、区域不平衡加剧、阶层差距扩大、行业差别扩展,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不公加剧等。这就促使我们要全面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得失:效率毫无疑问是公平的基础,但20多年的高效率并没有创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也并没有带来公平的发展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中国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共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样公平思想又重新回归到中国的政策中心。从1993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2005年的“更加注重公平”,这毫无疑问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指导思想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一次升华,也将预示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将作出重大调整。这不是简单的走回头路,这种转变更多是来自对中国现实情况的把握和对现实中积累和发展着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更加注重公平”体现出来的是实践对真理的再一次检验,它反映了从“硬”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并没有结束效率与公平的“被”交锋状态。那么效率与公平该如何抉择呢?未来之路是追求“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战略时代。效率与公平必然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中。

  其实只要我们再次回顾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就会发现它其实是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一种高度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即社会主义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个是发展生产力,另一个是共同富裕,两个缺一不可,其实这本身就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两大目标:效率与公平。前两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表达的是效率取向,后三句“消灭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表达的是公平取向。所以,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包括两层含义:首先,社会主义的发展既要追求效率,也要追求公平。其次,效率与公平应该相互依存、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必然归宿,邓小平对此有过一些经典的论断,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364他曾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级分化。[6]123在他看来,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建立在两个前提基础上的:一个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首先必须消灭贫困,其途径就是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在全社会讲究效率;另一个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仅仅依靠福利制度,必须从根本上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这就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所以中国的共同富裕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为前提的。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反贫困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反贫困的历程就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中国整体追求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程。[7]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王奔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夏文斌.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美]萨缪尔森,若德豪斯.萨缪尔森谈效率、公平与混合经济[M].萧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刘义安.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吗?——美国、瑞典模式的比较与借鉴[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朱天一.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满意的关系——组织公平认知为中介效果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2,(6):54-6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