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密度过大则田间荫蔽,影响个体发育,影响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病虫害较重,导致穗粒数和实粒数下降,反之,种植密度过小则基本苗太少,尽管每蔸的分蘖数较多,但其有效穗数仍然不足,从而影响产量。目前水稻育种普遍追求大穗,在一定的栽培水平条件下,要获得高产,必须适度密植,才能使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数、结实率,才能取得最佳平衡,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5-6]。 该试验期间,气候正常,未发生严重的稻瘟病、穗颈瘟和纹枯病等病害,但后期稻飞虱较严重,对其中2个小区产量可能有影响,对试验整体结果影响不大。该试验平均产量最好的处理是抛植蔸数27.0万蔸/hm2的处理,其余依次为22.5万、31.5万、18.0万、36.0万、40.5万蔸/hm2的处理。 4 参考文献 [1] 宋宪青.不同施肥量及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52,54. [2] 那永光,张昌爱.水稻品种栽培密度的确定方法浅议[J].现代化农业,2005(4):13-14. [3] 管恩相,刘陵武,李勇,等.常规水稻品种黄华占栽培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种子世界,2010(4):30-31. [4] 聂守军,高存启,张广彬,等.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7(1):15-16. [5] 徐庆军.水稻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生长情况对比[J].农业与技术,2013(6):130. [6] 黄华康.优质早稻播种量及抛栽密度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1(3):1-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