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索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情况下的合理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谷2号在抛植蔸数27.0万蔸/hm2时产量最好,达7 078.5 kg/hm2。 关键词 杂交水稻;金谷2号;栽培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26-01 分蘖力强、穗粒数多的水稻品种,若种植密度过大,会致田间荫蔽,影响个体发育,影响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病虫害较重,导致穗粒数和实粒数下降,反之,种植密度过小则基本苗太少,尽管每蔸的分蘖数较多,但其有效穗数仍然不足,从而影响产量。金谷2号(试验名)是岑溪市金谷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获2009年广西优质大米评选一等奖,是该次评选一等品种中唯一一个杂交稻品种。该品种表现为分蘖力强、穗粒数多、产量高、米质优,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质杂交水稻。为探索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的情况下的合理密度,观察水稻抛栽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2年晚稻在归义镇进行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设在归义镇新圩社区,该地历年为双季水稻种植区,地势平缓,土壤为水稻土,前作为水稻。试验田面积773 m2。试验水稻品种为金谷2号,生育期122 d。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抛栽密度处理,分别为:18.0万、22.5万、27.0万、31.5万、36.0万、40.5万蔸/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2.0 m2(3 m×4 m),小区间相隔40 cm,每个小区抛植行数固定,均为10行,行距33cm,株距视处理而定,分别为19、15、13、11、10、8 cm,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 2012年7月5日播种,采用软盘育秧、壮秧剂育秧,7月26日4叶龄时抛栽。抛植的前一天排除大田水层,施17%碳酸氢铵600 kg/hm2、12%过磷酸钙600 kg/hm2作基肥,抛后第7天施抛秧宁15包/hm2+尿素52.5 kg/hm2作回青肥,抛后12 d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抛秧时及抛秧后田间保持薄水层,中期够苗及时排水露晒田,幼穗分化后以保持湿润为主,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综合防治病虫害[1-2]。11月6日收获。 1.4 观察记载项目与方法 试验观察记载项目主要包括试验地点、品种名称、田块面积、小区面积、浸播种时间、出苗期、齐苗期、出苗率、施肥时期与施肥量、抛插期、种植密度、分蘖期、始穗期、抽穗期、成熟期、收获期等[3-4]。收获时实测小区产量并取样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抛栽密度对金谷2号生育期的影响 播种期7月5日,出苗期7月7日,移栽期7月26日,抽穗期10月1日,齐穗期10月7日,成熟期11月4日,11月6日收获,全生育期122 d,各处理间生育期表现基本一致。 2.2 不同抛栽密度对金谷2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抛栽密度处理对株高无明显影响,随着抛栽密度增加,蔸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有减少趋势,单位面积有效穗则相反,呈增加趋势。 2.3 不同抛栽密度对金谷2号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产量以抛栽27.0万蔸/hm2处理最高,实际产量为7 078.5 kg/hm2,其次是抛栽22.5万蔸/hm2处理,实际产量为6 834.0 kg/hm2,产量最低的为抛栽40.5万蔸/hm2处理,为5 712.0 kg/hm2。从单位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有效穗数最大的为抛栽40.5万蔸/hm2处理,为391.5万穗/hm2,最小的为抛栽18.0万蔸/hm2处理,为231.0万穗/hm2;穗实粒数以抛栽18.0万蔸/hm2处理最多,为134.5粒,抛栽40.5万蔸/hm2处理最少,为80.6粒;千粒重各处理间相似,对产量无影响。从以上产量构成与产量的关系分析得出,影响产量因素的主要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数。 3 结论与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