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永善县玉米土壤养分丰缺及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2)

时间:2014-02-21 11:1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锴 马各富 点击:
1.3 分析方法 1.3.1 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的确定方法。各组3414试验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8、处理6分别为对照区(CK)、无氮区(PK)、无磷区(N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3414试验中相对产量的计算

  1.3 分析方法
  1.3.1 土壤有效养分丰缺指标的确定方法。各组“3414”试验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8、处理6分别为对照区(CK)、无氮区(PK)、无磷区(N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3414”试验中相对产量的计算:氮相对产量(%)=处理2(N0P2K2)产量/处理6(N2P2K2)产量×100,磷相对产量(%)=处理4(N2P0K2)产量/处理6(N2P2K2)产量×100,钾相对产量(%)=处理8(N2P2K0)产量/处理6(N2P2K2)产量×100。以各试验点基础土样速效养分测定值为自变量,以相对产量(%)为因变量,获得相对产量与对应土壤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对数关系式。将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定为极低;相对产量50%~65%(不含)为低,65%~75%(不含)为较低,75%~85%(不含)为中,85%~95%(不含)为较高,95%(含)以上为高,从而确定出玉米作物在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施用肥料数量。
  1.3.2 不同土壤肥力等级推荐施肥指标的确定方法。根据相对产量(y)与施肥量(x)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肥料效应函数(本试验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计算每个试验点的最佳施肥量和不同肥力水平下的平均推荐施肥量和上、下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通过校验研究,对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作物相对产量和土壤养分测试值的数学关系,再以相对产量50%、50%~65%、65%~75%、75%~85%、85%~95%为标准,获得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
     2.1.1 玉米缺素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利用“3414”田间试验结果,计算养分缺素相对产量,以土壤速效养分测试值为横坐标,缺素区相对产量为纵坐标利用Excel软件作散点图,绘出土壤碱解氮(碱解扩散法)、速效磷(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1.0 moL/L 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的测定值与作物相对产量的散点图,以Excel软件的添加趋势线功能,获得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数学关系,并绘出对数函数的趋势线,建立相关的对数方程,以50%、65%、75%、85%、95%为标准,分别获得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图1、图2、图3)。
  2.1.2 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目前划分养分丰缺指标通行的做法是以相对产量为依据,即依据相对产量与土壤测试值的关系,按照相对产量小于50%的土壤养分定为极低;相对产量50%~65%(不含)为低,65%~75%(不含)为较低,75%~85%(不含)为中,85%~95%(不含)为较高,95%(含)为高的标准,划分出相应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将指标划分中相对产量的临界值作为y值代入到土壤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对数回归方程中,x=EXP(1)^((y-d)/c),通过方程求x,即为土壤有效养分的分级临界值(表1)。
  2.1.3 玉米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以Excel软件的添加趋势线功能,获得“3414”试验推荐最大施肥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对数方程(表2)。根据土壤施肥指标方程,将Y为施肥量=cX+d,d、c为方程常数,x为相对产量的ln值,通过方程求Y即施肥量(表1)。
  3 结论与讨论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