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是经济增长泰国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比较重视的。泰国政府进行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包括农村大中型水利工程、农村灌溉工程、农村乡村道路的建设、农村的交通运输、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等问题。这些措施使得泰国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泰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文化福利等各方面的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条件,进行污水处理等,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的生活设施水平及环境。 (二)重视开展农业方面的职业技术教育 截至2010年底,泰国共有劳动人口386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7%。其中农业人口1455万,占劳动人口的38%。泰国是一个农业化国家,正是由于泰国政府意识到农业人口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影响到泰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泰国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教育,为农业发展储备后备力量,力图提高农村科技水平,进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泰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帮助更多的泰国国民解决就业问题,泰国政府根据其各地的条件和资源,将农村职业教育和有关农业知识技能的短期培训拓展到农村地区,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大政府对医疗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泰国政府也加大对医疗公共物品的资金支持,如表1所示,2009年泰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占74.6%,个人卫生支出占25.4%,并且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为13.3%,人均卫生费用160美元。中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支出占52.5%,比泰国低22.1%,个人卫生支出占47.5%,比泰国高22.1%,并且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为12.1%,比泰国低1.2%,从中很容易看出中国与泰国的差距。 巴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 巴西国土面积850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占25%,全国可耕地面积3.1亿公顷。巴西政府依据本国领土面积,农业发展潜力,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采取了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具有巴西特色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巴西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经验,将会给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借鉴。 (一)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制约了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巴西利用贷款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库司的拨款、一些国际及社会银行贷款。巴西还注重对公路的建设,出台一系列优先发展计划及政府出资加快了其发展进程,加快了农村运输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85年政府制定了东北部百万公顷灌溉计划,5年内投资35亿美元,其中40%由联邦政府出资,60%由私人或国际金融机构资助。在完成此项计划后,带来了一系列正的外部效应致使东北地区每年新增400万谷物,90万吨工业原料,安排上百万农民就业。 (二)财政支持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 巴西财政比较重视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邦政府预算中每年安排了3亿美元拨款,主要用于农牧业科研支出。巴西财政对于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机构来进行的,即农业部的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公司。其中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巴西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主要对合作社、中小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支持。另一个机构是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它的功能比较齐全,除负责农业技术推广与咨询外,还负责整个巴西的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水利设施、农村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实行。 (三)高度重视义务教育 巴西的义务教育体制较为完善且执行严格,主要由财政出资,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义务教育,同时保证从事公共教育的教师的工资能够及时足额发放,保持巴西本国教育的稳定发展。巴西的义务教育年限是8年,其资金分配比较独特,按照一套既定的公式自动拨款,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这样可以保证财政资金的稳定供给而不被其他项目及人为挤占挪用。同时邦政府还提供一笔资金作为补充,以确保各州每名学生年均经费都能达到最低标准。教育基金会的资金被自动存入巴西银行的专门账号,巴西银行参照教育文化部提供的分配率,分别在各州范围内按比例分配资金。对于资金的分配用途,巴西政府规定每年将不低于60%的资金用于支付从事公共基本教育在职教育人员的工资。剩余的资金用于教育管理和发展的各种开支,包括:支付教育工作者的薪酬和提高教育水平必要的教育设施和器材的获得、维护、建造和保管,与教育系统有关的财产使用和维护,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普及教育。从总体上看2005年巴西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为87.5%,泰国为71.2%,中国为63.8%,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较大,巴西经验很值得借鉴。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缩小城乡差距 从国际经验上看,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程度、覆盖面程度,可以看出该国的经济发展公平性程度,以及该国贫富差距变化的趋势,影响到国民的整体消费水平,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中国二元财政政策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平衡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中国国内社会保障发展的现实是城乡分离的二元供给制度,即在城市已全面建立或基本建立了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农村这一体制则刚刚开始。印度等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从德国开始最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至今,社会保障扮演着社会“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在中国对城镇工薪收入者实行全面保险,而相对于农村只有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新农村合作医疗,已无法满足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抑制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拉大了城乡的差距。目前中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城乡差距较大,社会分配不公平,已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最快的国家之一。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比较依赖美、日、欧等国外市场。这几年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大幅增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被列入中等收入国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的泰国经济影响较大,加之国内政局动荡,使泰国经济出现近年来最大幅度衰退,2009年泰国GDP下降2.3%。2010年,泰国经济全面复苏,尽管受到了政局问题和自然灾害等负面因素影响,但仍实现7.8%的高增长。历史上泰国是农业国,泰国土地肥沃一贯重视农业,因此农业在泰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