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采用DEA的CRS模型和VRS模型对我国24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综合融资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仅有33.33%的公司融资效率达到DEA有效,66.67%的公司由于规模效率偏低导致非DEA有效。进而对两类公司分别引入松弛变量和SE-DEA模型实证探究其可优化的路径。发现两类公司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加大融资规模、提高负债融资比重可普遍提升公司的融资效率。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效率DEASE-DEA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以其资源消耗少、知识密集度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在我国发展迅猛。近年来,涉及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虽不断增加,但多限于对现状、政策、建议等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以微观视角,对关乎文化产业融资良性发展的融资效率问题未做过多的关注,更鲜有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研究。为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以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融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实证探究其优化路径,以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实证方法及模型选取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1978年由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等人运用线性规划理论提出的一种评价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DMU)相对效率的分析方法。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DEA模型可以分为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RS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前者主要用于测算综合技术效率(TE),后者主要用于测算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其中,纯技术效率值是剔除规模影响后的融资效率,能够反映公司对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率。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相除可得到规模效率值,能够反映公司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然而,利用DEA基本模型只能对无效DUM的效率进行比较和优化分析,而对于处于前沿面的有效DUM,其效率值均为1,因此不能区分其相对效率水平,且松弛变量一律显示为0,认为有效DUM的投入和产出无需调整。为解决这一问题,Andersen和Petersen(1993)在CRS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DEA的“超效率”模型。DEA“超效率”模型与CRS模型的数学形式相似,各数学符号的经济含义也一样。不同的是CRS模型在评价每个DUM的相对效率时,参考集包括该DUM本身。而“超效率”模型的参考集却将该DUM排除在外,并由其他所有DUM的线性组合代替。 实证分析 (一)决策单元及评价指标选取 对决策单元的选取其实就是确定相互比较的参考集。本文选取2009-2011年度在沪、深两市上市的24家文化类上市公司为DEA模型的决策单元(剔除了ST类和数据不全的公司),来探讨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在指标选择方面,考虑到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本文在参考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融资的特点,最终选择的输入指标为:总资产、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合计、财务费用。输出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根据经验法则,在运用DEA模型测度效率时,要求:决策单元数>2(输入变量+输出变量)。故本文构建的四投入、双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符合DEA使用的经验法则。 (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模型的输入输出的各个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且原始数据中存在负数,无法直接代入模型进行DEA有效分析,因此需要将原始数据按一定函数关系归一到某一正值区间。本文选取功效系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其中:。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运用DEA-Solver软件求解所涉及的DEA模型问题。结合2009-2011的数据利用基于投入导向型的CRS模型和VRS模型,对我国24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测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1.融资效率的总体评价。从综合效率来看,在24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中,仅有8家公司处于DEA有效状态(综合效率值为1),占比33.33%。在剩余的16家非DEA有效公司中,仅有3家企业达到纯技术有效非规模有效,既非技术有效又非规模有效的企业却高达13家,占非有效企业总数的81.25%,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并不理想。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