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追随儿童的需求,构建成长的乐园(2)

时间:2014-02-12 17:1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吴昀 点击:
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席勒曾言:只有当人是最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荷兰学者胡伊青加(Huizinga,J.)宣称:人是游戏者。他们都认为游戏是人的存在

  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席勒曾言:“只有当人是最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荷兰学者胡伊青加(Huizinga,J.)宣称:“人是游戏者。”他们都认为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更是儿童的天性,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在各自研究中表明了这一观点。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著名的小儿科医生及精神分析师东纳·温尼科特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因此游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不需太多指导,儿童很快就可以进入游戏过程之中。”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整个心理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为儿童构建的成长的乐园,必须迎合儿童游戏的天性。在对本园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儿童对于运动游戏尤为喜欢,很多儿童提出要有滑滑梯、要有攀爬的梯子、要有奔跑的场地,很多男孩子提出要大大的操场可以踢足球,打篮球。儿童对于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提出要有可以坐进去开的小汽车或者自行车、要有螺丝钉和螺丝帽可以自己动手旋;对于真实情景的游戏,儿童非常向往,他们要像梦想方舟那样的活动室、有小厨房可以自己动手做做吃吃……

  针对儿童的需求,我们在购置大型活动器械和小型运动器械的过程中,兼顾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让他们在各自的运动能力发展阶段找到合适的器械游戏。合理划分四片运动场地,让儿童有场地可以充分奔跑、可以踢足球、可以投篮。我们配置了真正的儿童可以操作的厨房,他们在制作小点心和品尝各种美食的过程中,知道了营养搭配,学习了各种餐桌礼仪。我们配置了儿童剧场、科发室、陶艺室等儿童专用活动室,让儿童在真正的剧场里表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操作实验,玩一玩在家里玩不到的泥巴……迎合儿童游戏天性的设施设备,让儿童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主动探索,在游戏中自由、愉快、积极、主动地发展,创造儿童喜欢的有游戏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营造儿童人际互动的和谐氛围

  幼儿园是儿童的第一所正规学校,对于他们来说离开父母,长时间与老师和小伙伴在一起是一种挑战,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马斯洛在其1970年新版的《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七个层次的需要理论发展,即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要(safetyneeds),隶属与爱的需要(belongingneedsandloveneeds),尊重需要(esteemneeds),知的需要(needtoknow),美的需要(aestheticneeds),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s)等。就儿童来说,生理与安全需要的满足主要依赖于外界物质环境实现;隶属于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满足,重点依赖他们与社会人际间的交往;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则主要依赖他们内在精神的驱动才能满足。诚然儿童是喜欢游戏的,但是我们建构的儿童成长的乐园,仅仅给予儿童满足他们游戏需求的物质环境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需求。

  在本园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伙伴间的良好互动非常重视,有儿童谈道:我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开开心心地做游戏;我喜欢会谦让、有爱心、大方的小朋友;我喜欢和好朋友一起讲讲有趣的事情,他能耐心听我讲,也能讲给我听我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常发现,许多儿童因为想和班上最最要好的朋友多玩一会儿,会让父母晚一点到幼儿园来接,有的甚至生病了还要求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有朋友在等他。当然保教人员与儿童的关系显得更重要,我园儿童对于老师表情语调非常关注,他们表示喜欢笑得美美的老师、喜欢说话很温柔的老师、喜欢开玩笑的老师、喜欢一起玩“超市”游戏的老师、喜欢经常摸摸我抱抱我的老师……许多儿童还表示不喜欢老师生气的样子,不喜欢老师批评其他小朋友。

  基于儿童的需求,我们努力营造如家一般温馨的氛围,倡导教师的微笑教育,建立教师的行为规范,关注保教人员之间的和谐相处;重视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帮助儿童学习正确的与同伴、成人交往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儿童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心理满足。

  四、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活动体验

  乐园是能够给人快乐体验的地方,那么幼儿园怎样才能够成为儿童的乐园呢?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认为乐园中的儿童在满足各类物质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之上,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那就是精神驱动方面的需求。

  为此,我们从对本园儿童关于“最喜欢什么活动”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活动的要求和喜好是不同的。小班儿童喜欢的活动主要是看动画片、玩娃娃家、看看小金鱼。中班的儿童喜欢跟同伴一起合作搭积木、做手工,在生活体验室自己动手做做色拉,然后品尝。大班的儿童喜欢到小剧场表演给大家看、喜欢自己在科发室活动或自己做小制作比赛、喜欢在杜鹃花节当摄影小记者,把幼儿园的杜鹃花拍下来,为客人拍美丽的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年龄小的儿童满足于简单的活动要求。中班儿童开始关注同伴的合作活动,喜欢与别人互动的游戏,在共同游戏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游戏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果,如共同搭建的花园、立交桥,就会显得尤为满足和自豪。大班儿童喜欢的活动更加倾向于自我价值的体验,如喜欢在剧场的舞台上表演。年龄小的儿童在舞台的中央常常怯场,而大班儿童的这种需求更体现了他们需要成为像哥哥姐姐那样能干的人。我们在杜鹃花节的活动中,摄影记者成为大班儿童最喜欢的角色,他们完全像成人一样在自由的状态下,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杜鹃花节中最美的瞬间,这种活动完成顺应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主意愿。

  从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步开始关注活动带来的内心体验,开始关注游戏和各类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成功和成长。因此,在成长的乐园中,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

  在搬入新园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幼儿园听到了儿童快乐的笑声,看到了儿童好奇兴奋的眼神,感受到了儿童对幼儿园深深的喜爱。确实,只有走进儿童的心里,追随儿童的需求,才能为儿童的成长构建真正的乐园。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