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因子分析 对问卷中老年人学习态度和学习愿望16个题项分别进行项目分析,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所有题项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所有题项均适合调查研究。然后对涉及学习态度和学习愿望的16道题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态度的KMO检验值为0.855,学习愿望的KMO检验值为0.917,均适合做因子分析。再经BartlettTest球形检验,其值分别为2074.744和2202.350,二者的自由度(df)均为28,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证明其适合作因子分析。 经两次正交旋转、碎石图检验法(ScreePlot)和因子负荷值检验,筛选掉1个题项(学习态度4),剩余15个题项,得到3个因子,且每个因子包含3个以上的题项,每个题项的负荷值均在0.5以上。前两个因素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54.571%、23.356%,后一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66.844%,题项最低负荷为0.504,最高负荷为0.812。因素1的3个题项来自学习态度的前三题,重新命名为“学习理念”,因素2的4个题项来自学习态度的后四题,重新命名为“学习过程”;因素3的8个题项来自学习愿望,因此保留其原有名称“学习愿望”。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 4.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问卷采用Cronbach’sAlpha(α)系数(即内部一致性估计方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4。表4中各因素的α系数均在0.863~0.928之间,说明本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本问卷效度检验主要看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老年学习者学习各因素与总分之间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在0.588~0.828之间,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各因素较好地反映了问卷所要测量的内容。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来看,各因素之间相关程度较低,均在0.237~0.408之间,说明相互独立性较好,且各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可见,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统计结果描述与分析 (1)学习条件与花费(见表6)。多数老年人个人或家里拥有电脑和网络且基本掌握电脑和上网操作技能,但老年人上网尤其是上网学习的并不多;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不算少,但每年上网学习花费(主要指在网上下载或购买书籍、订阅报刊等学习材料)并不多。可见,老年人还没有准备好将电脑和网络主动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学习媒介。 根据对上海372名老年人的调查统计,338名老年人个人或家里拥有电脑,占总数的90.9%;少数老年人没有电脑(34人),占9.1%。在369名老年人中,“不会电脑”的有73人,占19.8%;“稍会一点”的有160人,占43.4%;“基本掌握”的有119人,占32.2%;“熟练掌握”的有18人,占4.9%。在369名老年人中,“从不上网”的有90人,占24.2%;“偶尔上网”的有126人,占33.9%;“经常上网”的有151人,占40.6%;“迷恋上网”的有2人,占0.5%。 (2)学习课程类型与内容(见表7和表8)。大多数老年人凭个人兴趣去学习(61.3%),较少参加学历课程、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课程、短期培训课程以及外语课程的学习;老年人主要学习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52.2%),其次是旅游度假(30.9%)等生活娱乐方面的知识。 (3)学习形式(见表9)。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尽管是各种学习机构中最多的,但也仅占37.1%,有近一半的老年人选择了其他方式学习(46.5%),还有少数老年人选择了短期培训班、开放大学等机构来学习。这说明目前老年大学或社区学院等机构并没有能够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多数老年人仍依据个人兴趣学习或在其他场所学习。 (4)学习阻碍及原因(见表10、表11和表12)。阻碍老年人学习的因素有很多,“身体不好”(15.9%)及“没有时间”(11.6%)是其中选择比较多的两项因素。就“身体原因”而言,选择“其他”的最多,其次是视力弱(22.6%)。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老年人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不是因为认知方面的因素,而是由于视力下降的原因。[6]因此,在设计老年教育课程时必须考虑老年人视力弱等情况。就“心理原因”而言,选择“其他”的最多,其次是选择“无价值感”(10.8%)的。此外,许多老年人没有填答,尤其是在心理因素方面不少人没有填答,这一方面说明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仅是少数(调查研究表明,老年女性和男性有精神障碍者(包括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分别只占1.64%和1.21%[7]),另一方面说明老年人可能比较避讳谈论自己的“隐私”,或题目本身较难理解。 (4)学习态度。根据“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累积统计结果,在学习理念方面,73.9%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应该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喜欢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学习”(51.6%),“很高兴在远程教育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55.6%),“觉得远程教育课程内容十分丰富”(56.4%)。这说明多数老年人已经具备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接受了远程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方面,感觉“下载网络课程十分困难”、“远程学习过程网速很慢”、“远程学习缺乏人际交互”、“远程学习文化氛围不浓”的分别占38.2%、41.1%、41.4%、40.6%。尽管比例没有过半,但也说明远程教育中还有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5)学习愿望。根据“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累积统计结果,老年人的学习愿望在各题项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66.2%、71.2%、54.8%、69.1%、62.9%、60.7%、61.0%、51.9%,即大多数老年人在远程学习方面有更多的愿望和期待,尤其是希望“通过远程教育学到医疗保健知识”、“在远程学习中能有老师的当面指导”、“远程教育课程文本字体稍大一些”等。 描述统计结果还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因子内各题项的平均值来反映(见图1、图2和图3)。相对来说,平均值越高,表明老年人该项学习情况越好。由图1可见,老年人在终身学习理念上得分最高(m=3.917)。这说明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理念已内化为个人信念。由图3可知,老年人在学习医疗保健知识(m=3.777)、有教师当面指导(m=3.661)、课程文本字体稍大(m=3.659)等题项上得分较高。这说明目前的远程教育课程内容、学习指导和技术支持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愿望和需求。 2.差异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结果与分析 (1)性别差异检验 经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学习态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愿望及总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有较高的学习愿望。见表13。这应该与老年女性处于弱势位置有关。老年女性在文化程度、社会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占有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位置[8],会导致她们在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弱势,从而降低她们的学习愿望。 (2)年龄差异检验 经方差检验,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学习愿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大学习愿望越小,即55~59岁的老年人学习愿望最大,75岁以上的老年人学习愿望最小(见表14)。这多少反映出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黄昏心理现象。 多重比较发现,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与55~59岁和60~64岁的老年人在学习理念、学习过程及学习愿望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75岁以上老年人学习愿望较小;70~74岁老年人在学习愿望上与55~59岁和60~64岁的老年人存在显著性差异,70~74岁老年人学习愿望较小(见表14和表15)。研究表明,高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保障和日常生活照料,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和重点。[9]同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其社会和人生的“无价值感”也相应增大,学习愿望也会逐渐降低。这就要求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3)文化程度差异检验
经方差检验,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学习理念和学习愿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6)。在学习理念上,文化程度越高学习理念越强;在学习愿望上,大专、本科及以上和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年人学习愿望较大,初中和高中学历的老年人学习愿望较小。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