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主权的作用是双向维度的 文化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对本民族文化要素的最高权威。这种权威的作用体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双向互动,从不同的维度共同促进着一个国家文化主权的巩固与发展。 就对内作用方面而言,文化主权首先体现在现代民族国家对本民族文化要素的整合与控制力上。国家作为社会不同阶级斗争的产物,是从社会中产生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与社会相异的产物。因此,国家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强制力来对社会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保证社会能够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来发展。文化要素是社会发展要素的组成部分,因而也是需要国家进行整合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社会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文化要素对一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恰当、充分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首先应当是能够对自身内部的各种文化要素进行一定的整合,从而保证国家在这方面具有的绝对权威。这种整合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一个社会所存在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是保证一个社会能够良性发展而防止出现因为思想混乱而造成社会动荡、民心思变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这种整合并不是文化主权对内作用的全部的内容,整合的作用还是在于能够对内部文化进行有效积极的控制。控制并不等于遏制文化自身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而是要通过这种控制力保证整个社会文化要素的发展能够沿着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的更加突出。因为社会主义本社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向的,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积极、健康、先进、向上的文化,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文化主权的控制力抵御腐朽文化、弘扬先进文化。 就对外作用而言,文化主权首先体现在一个国家保护本民族文化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文化侵略。如前所述,文化主权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主权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原因就在于在全球化过程中,原先的军事侵略、政治侵略逐渐转变成了经济侵略、文化侵略。而文化侵略更具有隐蔽性、杀伤性和持久性。其常常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号,对一个国家赖以存在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认同进行侵蚀,从而在内部更深层次地瓦解一个国家。因此,文化主权既然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最高权力与权威,那么理所当然地要保证自己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保证自身的文化特权能够不为外部因素所影响和侵蚀。这一点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在帝国主义侵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的情况下,在文化帝国主义的端倪逐渐显露的情况下就表现的尤为明显。除了保护作用为,文化主权在对外方面还应当具有对外积极宣传本国文化,增强本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的作用。这一作用是能够保证在全球化过程中同时保存自身文化特性,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实现和而不同的全球化进程。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这里的增强本国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主权的作用绝不是等同于文化侵略和文化同化。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为了一国以自身的特有姿态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因此,这里决不能将文化主权的这一作用进行异化。 (三)文化主权的核心原则是独立自主 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在对内对外事务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因而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都神圣不可侵犯。文化主权作为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展开形式,其在文化内容上也同样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这种最高权威在文化主权的维护和促进中首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文化主权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首先强调文化主权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不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不依赖于其他非本国文化因素的存在而存在。这种独立性既能够保证本国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又能够通过对本国文化的保护保证本国文化的自有性和特殊性。因此,独立原则是文化主权的首要原则,也是文化主权的必要前提。只有首先独立的文化主权,才能谈到在独立基础上的文化自我发展与自我更新。 独立自主原则同时还强调了文化主权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待自己的文化所具有的排他性的绝对权威,即每一个国家都能够而且应当根据本国的特点和需要决定自己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自主地对文化内容作出符合本国利益的决定。如果说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原则是文化自有的必要前提,那么文化主权的自主性原则则是文化自我发展的必要前提。自主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如何进行发展。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对于适合本国文化发展的道路也各具特色。所以,只有在自主性原则的指导下,每一个国家根据自身的历史条件而进行的文化建设才能够符合本国人民和历史的要求,才能够发展对自己具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优秀文化。 文化主权的独立自主原则作为其核心原则,对于文化主权的维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一原则出发,才能够实现文化主权所包含的两重内涵。第一重是一个国家对自身自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第二重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所需要的平等地位。因此,在文化主权的维护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不能让别人破坏自己文化主权的独立与自主,同时也不能破坏别人文化主权的独立与自主。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的国家文化主权 文化主权是全球化浪潮的必然结果,其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的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在全球性的交往、联系与依存中趋利避害,实现自我的发展。历史证明,闭关自守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最终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中国必须要走出去,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实践中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巨大优势,加快自身的发展。 但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因素、国家利益因素、价值观因素等等,一些资本主义强国、大国从没有停止过利用全球化对我们进行渗透、侵略甚至是进攻的活动。由于历史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侵略、进攻的方式也逐渐变得隐蔽和迷惑。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价值观渗透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新的侵略的重要方式。中国的国家文化主权已经受到严重挑战。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因素受到破坏从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那么这一国家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与社会认同基础就会发生严重的动摇。因此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维护、建设、发展中国的文化主权,同时通过文化主权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的国家文化主权在双向互动中实现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历史潮流 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实现的全球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不可阻挡。既然不可阻挡,那么我们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全球化的浪潮,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国家的安全,保护自己的利益,增强自身的影响,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认为,要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在文化方面,应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来不断增强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以文化主权作为后盾,更加有力地从多维角度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去。 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多维发展的需要。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全球性交流也日益增多。这些交流催生着全球化在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多维度展开。从最早的经济全球化,到政治一体化,再到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以及资本主义大国意识形态在全球扩张与侵略,这些都需要每一个国家从不等同的层面来参与、应对全球化的发展。在文化方面,以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为特征的文化全球化正在逐渐展开,并且不断加强。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化要素来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从能够实现全球化参与的平等与公平。因此,文化建设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实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意识形态建设为核心,以国家自身文化实力建设为要求,以整个国家社会的内在凝聚力为关键,以服务人民、造就“四有新人”为根本目的,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主题,以先进性实现可持续性,以先进性实现强有力性,以先进性增强文化本身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凝聚人心、团结基础。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从文化方面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方式与手段。进而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的多维推进的必然结果。 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维系着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个性。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某种趋同的特征。但这种趋同性是有限的,是以每个国家首先具有自己的特性为前提的。就文化方面来说,全球化使得价值观念、文化产品、精神信仰、学术成果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国情等所决定的文化自有方式的发展。反而应当通过客观影响和主观借鉴来促进这些不同特性文化的自我发展,并通过这种自我发展来更好地推动整个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使中国文化能够在全球化过程中维系文化个性的重要因素。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根本的意识形态基础,这样就有别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同时它还把中国传统文化、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以及新中国建国以来一切所取得的文化成果作为自身的内容与基础,这样就从文化传统方面实现了文化的自我个性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用这些成果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曾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个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强化中国文化个性、增强文化实力、强调文化自有的过程。这种文化个性的维系与发展是在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既顺应潮流、又强化突出自我的重要因素。
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维护着文化主权的安全。文化主权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要素的最高权力与权威,文化主权不容侵犯。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会借助文化的力量破坏与侵蚀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4]105。“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新构建世界”[5]2这种破坏与侵蚀方式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进攻、文化渗透、思想腐蚀、价值观影响等一系列对深层次的精神范畴的东西的影响上。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一向是资本主义强国进行文化进攻的重点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热战、看得见的战争虽然已经不再发生,但是冷战、看不见的对抗却在愈演愈烈。这种对抗已经逐渐从经济、政治向文化方向转移。而文化的对抗则更加带有根本性和深层次性,其破坏力将更加持久和深刻[6]10。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重要措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方面增强了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之更加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基础,使文化主权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还增强着中国国家文化的自我个性,使之在抵御“西化”等方面更具有实力和张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主要首选;同时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