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适合不同性格的学习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堂教学中,性格内向、不擅于交流的学生一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以免抛头露面,很难主动融入课堂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将移动微型学习应用于英语教学后,学生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不受拘束的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多种方式连入课堂教学活动,积极主动融入学习,开展学习[7]。 第五,教学过程可保存为教学资源,便于存档交流共享,重复使用。移动微型教学的本质是数字化教学,教学资源都处理都已电子化处理,课堂练习、学生作业等都可数字媒体作为课程资源存档,为教学资源库积累、学生数字学习档案建立提供宝贵资源,方便重复利用。 第六,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师生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字化学习课程中需对各类资源进行电子化处理,学生需掌握多个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应用技巧,这对于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与此同时利用,利用空闲时间随时随地的开展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及时在线查阅资源或向教师沟通求助,对于巩固学习效果,改善师生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良好条件去追随学生的喜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学习者利用空余碎片时间自主学习是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的核心所在。 二、案例教学设计 (一)移动微型案例教学设计及整体实施方案 求职招聘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技能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工作技能:简历的书写、求职信的书写、招聘广告的书写、求职面试相关礼仪及真实面试情景实训。采用任务教学法:任务前做面试情景实训相关准备工作,任务中是求职面试情景模拟,任务后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根据求职招聘技能点的教学要求以及移动微型学习的优势特点,可将教学方案设计如表1。 (二)移动微型教学整体实施架构(如图1所示) 1.将知识点和技能点分解成多个学习活动 每个学习活动可由听、说、读、写、译等具体活动元素组成,通过这些活动元素的相互配合来构建知识框架,内化学习内容。 2.根据学习活动的特点制作相应的微型学习内容,并设计其展示方式 如单词学习活动可设计为手机上的词汇过关练习软件,求职招聘常用语知识可设计成视频配字幕的微型课件,学生优秀求职简历可通过手机软件投票来评选。 3.视时效性和经济性设计移动微型学习的发送方式 时效性较强的通知公告、单词预习等较短的文本内容可通过短信发送到学生手机,音、视频等大数据量文件可通过存储卡或WIFI来传送,尽量减少师生经济负担。 4.移动微型学习贯穿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自学全过程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在每时每刻,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全天候与学习者学习连线,随时准备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学习服务。 5.安卓程序开发环境-AppInventor 利用此集成开发环境,不需编程,简单拖拽即可以搭积木式的方式开发功能强大的安卓APK程序,实现多种学习软件功能[12]。 三、案例实施反思 在案例实施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收获是学生对于移动微型学习与英语课程结合的认可度非常高,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外移动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在他们看来,学习本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中,师生交流沟通也不应该束缚在课堂的短小时间段中,学习应该充分利用各类高科技设备,以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与老师沟通交流,学习无时不有,教师无处不在。 移动微型学习进课堂的门槛并不高,要将移动微型学习与传统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更新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部分教师视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为“洪水猛兽”,认为手机占据了学生们太多时间,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其实从另一方面考虑,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学生对智能移动设备的兴趣,设计制作一些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面运行的学习软件,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学习内容给学生,让学生在玩手机的同时学习知识,寓教于乐。 (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教无定法,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平台,如传统的词汇教学一般由教师读其音、释其义、举其例,再让学生重复记忆,效率十分低下;而利用移动微型学习,教师可用情境模拟、事情再现、形象动画、游戏过关等充满生活气息、趣味性十足的方式去体现词汇的多个特性,让学生沉浸于词汇,体会词汇,品味词汇。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