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放置钢护筒 钢护筒在具有资质的钢结构车间加工制作成型,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钢护筒采用8mm厚钢板卷焊成内径为600mm的圆形套筒,用电焊接缝,焊缝要饱满,焊渣要清除干净;在钢护筒上、下两端的外壁,各加焊一个8mm厚、50mm宽的环形钢箍,作为加强肋,以免护筒沉放时内卷,钢护筒底口消成刃脚,便于穿过抛石层;再在钢护筒外壁的中部,均匀分布地加焊8mm厚、50mm宽的环形钢箍,作为加强肋。 钢护筒放置需要使用履带式吊车及振动式压力机配合就位,钢护筒吊装安装就位后,检查纵横向位置偏差及垂直度满足规范规定。 4.4钻孔 成孔施工分班连续进行,施工一气呵成,不得在中途停顿,如因故停止,将钻头提升至孔口处,避免被泥浆埋住。 施工过程中及时详细填写钻进记录,交接班时交代钻进情况及应注意的问题。当钻进成孔至设计岩层时,及时向监理报验,确认达到设计岩层后,再继续冲击至设计深度。 4.5终孔及清孔 当达到设计终孔标高后,每孔均进行超前钻,钻进孔底约钻锥高的1/3,确定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和孔位等进行检查,然后填写终孔检查表,及时通知甲方代表、监理及设计人员到现场验孔。 成孔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第一次清孔,采用换浆法,即钻孔完成后,提升钻头至距离孔底约20cm,继续上下摆动搅拌泥浆,同时将比重较低的泥浆(约1.20左右)压入孔内,逐步将孔内悬浮的沉渣和比重较大的泥浆换出,换至孔内泥浆比重低于1.20以下为止。 清孔后,孔内沉淀物厚度不大于5cm,泥浆指标为:比重1.08—1.20;粘度17—25s;含砂率<8%;胶体率>98%。 4.6钢筋笼安装 清孔完毕,经检查孔深、孔径和竖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即进行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集中预制,设专人负责,确保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和绑扎质量。为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变形,钢筋笼内用十字支撑加固。钢筋笼用吊车吊入孔内,防止碰撞孔壁,要缓缓下落,下插困难时,可采用正反旋转。钢筋笼下到设计标高后,用悬挂器将其与护筒或平台连接牢固,防止钢筋笼发生掉笼或浮笼现象。 钢筋笼安装要认真对中,保证桩壁混凝土保护屋的厚度及钢筋笼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安装完毕,进行二次清孔。清孔后泥浆性能指针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 4.7浇筑混凝土 导管吊装前进行试拼,检查接口连接是否严密牢固,若接口胶垫有破损,更换后使用。同时检查拼装后的垂直情况,根据成孔的总长,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使用前进行过球,水密及承压试验,试验时的水压,大于开孔的水深至1.5倍的压力。吊装时,导管位于井孔中央,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试验。导管吊放完毕,在导管口加封带管的铁板,往导管内灌注泥浆,使沉淀在孔底的沉渣漂流,即灌混凝土前换浆工作。 复测孔底标高,检查沉渣厚度,判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满足灌注要求后,方可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用混凝土泵车进行灌注混凝土施工。 浇注混凝土期间,配备水泵,吸泥机及高压射水管等设备,以保持井孔内水头和及时处理灌注故障,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为25~35c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米。 混凝土的浇注连续进行,有短时间间隔时,经常上下抽动导管,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流动性。灌注过程中边灌混凝土边提升导管和拆除一节导管,使混凝土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底埋至于混凝土的深度达3米左右或导管中混凝土落不下去时,开始将导管提升。提升速度不能过快,提升后导管的埋深不小于2米且不大于6米,根据混凝土的灌注情况和埋管深度逐节拆除导管。提升导管垂直及居中,不能倾斜以免牵动钢筋骨架。 孔内混凝土面的检测,采用锤重不小于4kg锥形控测锤探测。混凝土灌注到桩上部5米以内时,不再提升导管,待灌注至规定标高一次拨出导管,拨管采用慢提及反插,灌注的桩顶标高预加0.5~1m。 灌注时取较有代表性的混凝土做抗压试件,灌注完成后及时清洗灌注工具及清除部分表面泥浆层,待终凝后再凿除桩头到混凝土新鲜面。 桩基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方法进行检测。 保持施工场地的清洁,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孔内排出多余的泥浆运至指定地点排卸,不得任其四处流淌。 4.8取出钢护筒 使用履带式吊车配合振动式压力机将钢护筒取出,取出的时候要防止桩基产生裂缝。钢护筒取出之后,检查桩基混凝土标高。 5技术保证措施 (1)钻机就位前,对桩位予以复核,机械就位时,要认真调平、准确对位,保证施工时钻头垂线心与桩位中心重叠。 (2)钢护筒安装时要确保垂直度及中心位置偏差符合规范,严禁蛮力下压护筒,以免护筒变形影响成桩质量。 (3)成孔过程中,要根据土质状况控制冲进速度,在护筒刃脚处,应低速慢进。 (4)成孔过程中要及时捞取冲渣样品及泥样,并注意泥浆颜色变化,查对土类并作好详细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 (5)钢筋笼安放时,各节之间主筋的焊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每根钢筋笼安放就位后必须以强度足够的钢筋把钢筋笼焊接固定在钢护筒上以免发生浇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现象。 (6)钢筋笼安放后,浇混凝土前要再次清孔内1小时,确保孔内沉渣厚度小于5cm。 (7)为确保已成型的灌注桩质量不邻近成孔施工影响,混凝土中适当掺入早强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8)浇混凝土过程中要反复提升并反插导管,以确保混凝土料均匀并有较高密实度,但提升时要保证导管始终埋在混凝土里不小于2m。
(9)浇混凝土前要根据实际孔深计算好浇混凝土量,浇筑至桩顶标高附近要随时以探锤探测实际浇混凝土高度,确保最终浇注高度要高出桩顶标高100cm。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