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当前,国企依照行政体制进行管理,一方面政府管理缺乏效率,另一方面外部监督环境不透明,无法真正对国企进行监督和管理。首先,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严重制约了国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改革之前,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服从于政府的行政指令,政府则通过行政命令对国企进行管理,这种控制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随着我国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企分开,政府逐步退出具体的企业经营领域,只承担出资人的角色。然而,改革未完全给国企除去行政枷锁。其次,从目前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仍未出台系统的国企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国企内部控制模式缺乏一套统一且可行的指导标准。 在国企外部监督缺失,内部控制又缺乏力度的虚弱化管理模式下,国企内控严重依赖其内部的各种监督功能,这些监督功能彼此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管理机构的分散、缺乏横向的信息沟通等弊端,国企内部控制体系根本无法真正形成效力。目前国企内控中普遍存在着监督机制缺乏,运行缺乏效率,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严重弱化的监督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企陷入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母公司传统的被动等待、审批式的监管方式难以真正发挥效力,往往容易给各种违规、违法经营活动带来机会,甚至是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二、国企内部控制框架的完善措施 对于完善我国国企的内部控制能力,提高国企内部控制效率,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 (一)注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构建更加完善的国企内部控制框架。 首先应逐步改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企业董事会要逐步发挥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作用,对国企内部控制而言,建立一个高效、职责分明的董事会是十分重要的。国企管理者的素质对于企业内控同样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律行为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国企经营的基本目的应当在内控行为中进行明确,并依此建立企业组织结构,以便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此外,企业应逐步完善内部信息沟通与交流系统,可以使企业及管理层及时掌握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效率。 (二)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与管理 国企内控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将国企纳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国企内部控制制度被准确的执行且执行到位,使内部控制能够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对国企内部控制的监控。这种监控可以是日常性的、持续性的制度安排,也可以通过临时性的、独立性的评估来实现,或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国企内部审计的力度,目前,我国国企内部审计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国企内部审计工作依赖于政府审计部门。打钱推行的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还存在较大缺陷。这也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当然,由于国企的行政化色彩,使国企完全接受内部控制审计是个大难题。关键一点是缺乏标准的内部审计流程及指标,且没有权威机构发布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及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无据可依。 (三)建立多元化主体构成的制约体系 建立健全国企内控制度是政府及社会的主要责任,特别是政府审计单位。在对国企进行审计时,要严格落实国企管理层的内控责任,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承担负责。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其实是分离的,这就导致了国企的经营管理者几乎拥有了企业的控制权,国企所有者即国家无法对管理者进行制度控制,甚至有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内控的对象。如果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角色不分,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内控的设计与执行岗位虚设,无法对内控的执行情况加以准确认定与评估,国企管理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必然会成为滥用职权、牟取私利、独断专行等违法违纪现象的温床,导致国企内控失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现阶段国企改革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在对国企内部控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不应片面的将所有国企同等对待,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国企区别对待。因为不同的国企内部控制状况与存在问题都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在方法上要注意特殊性,对各种措施方法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完善方法和措施也应有所区别。当然,由于国企改革还是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容不得一丝闪失,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改革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国企内部控制措施的完善也应该分步设计、分阶段推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国企内部控制问题的全面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立辉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M].北京:跨国税务出版社,2006 [2]孙琦,江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武器—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06,(05) [3]宋怡首,张翩.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解析[J].财会通讯,2006,(03) [4]杨珊华.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的若干建议[J].商业会计,2005(10B)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