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谷区村务公开档案在服务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村务公开档案的作用,针对实践调研中发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包括:丰富村务公开档案资源;健全村务公开档案管理体系,确保各环节都有制度保障;逐步实现在线查阅村务公开档案;大力宣传村务公开档案利用方式、利用途径和利用效果。 关键词:村务档案公开利用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事件屡有发生,如何管好用好村务公开档案,为社会稳定服务、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服务,成为平谷区档案局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方面的重要课题。 一、平谷区村务公开档案利用现状 截止到2012年底,平谷区村级档案数量已达到14万卷。仅2010-2012年,平谷区所属各村档案室共接待查阅人员4950人次,提供利用档案14850卷次,其中90%以上属于村务公开档案。目前,我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利用率较高的主要包括:承包合同档案、房宅基审批档案、两委班子换届档案、村财务收支档案、社保档案、占地补偿档案、农转非档案、产林权改革档案等,占全部利用服务的60.5%。 平谷区自1999年实现村级建档满堂红后,经过十余年的不断积累完善,村级档案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尤其村务公开工作的实行,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参考凭证作用,积极为村各项工作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强化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工作,把村干部的村务活动记录下来,一方面让村干部自觉按村民自治章程,依法治村,不敢胡来。另一方面让群众对村干部作为或不作为进行监督,群众一打开档案,村干部的作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群众监督,这样“村官”们就得明明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006年,平谷区开始修建京平高速路,涉及到某村村民人均口粮田占地补偿问题。原土地承包方式有两种说法:一是五年调整一次,二是延续合同三十年不变。在此问题上,老百姓与村干部发生了争议。后经村档案室提供村民代表大会原始档案材料后得以查实,看到村民代表大会档案上清清楚楚的记载着承包期为30年的凭证,村干部和老百姓都放心了,这份档案为村民取得合理的占地补偿款提供了重要依据,村里又恢复了稳定和谐。 (二)规范了村务管理,实现“以档治村” 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实现了“以档治村”的工作目标。加强村务公开档案管理不仅规范了村级班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村级事务,同时也加大了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更好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就如某村干部所说:“搞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在遇到邻里纠纷、拆迁补偿、社保养老等问题后,都能够有据可查,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干群矛盾和信访事件”。 2011年8月,黑豆峪村村民谭某找到村委会问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年终分红,执意要告大队。村委会给的解释是:由于他乱挖村里的耕地,导致耕地受到破坏,村里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对于本村破坏公共设施、水力、电力设施、违反计划生育等违反法律及村民自治章程的村民,不给予分红及福利。如村民将以上违反法律及章程的行为加以改正,分红及福利发放将从改正即日起发放。”谭某还不认同,于是村档案人员把档案找出来,上面决议有55名代表的签字,在村民代表决议面前,谭某也自觉理亏,回去之后便把耕地恢复了。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体现,村务公开档案也就成了解决纠纷的最有效措施。 (三)发挥了档案凭证作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能够为人们解决历史问题提供历史事实和依据。 2010年7月,南独乐河镇南山村村民张某找到大队,说他的自控水井当初是让大队使用10年,并与书记对质,书记说这口井大队付给他1.5万元后归大队所有。张某不服,两人各说各的理,最后南山村党支部书记领着张某来到南山村档案室,查阅当年的自控水井协议以及后来的补充协议。经查实,大队付给张某1.5万元后自控水井已归大队所有。在证据面前张某无话可说,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综上,村务公开档案有效地保证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进行,缓解了干群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