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培训 为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制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四川省电教馆的指导和协助下,西南科技大学承担的四川省一线教师培训,于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在西南科技大学进行,培训学员5179人。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基础及多媒体技术、操作系统WindowsXP及OfficeXP、局域网组建、管理、利用、卫星接收技术、教育技术能力、项目软件介绍及使用方法等教学工作。 除了理论讲解,我们特别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短期培训,使每个学员能够独立完成无盘局域网络的搭建、配置及管理、IP接收系统安装、IP数据的接收和使用,能够使用阿尔派斯无盘工作站管理系统、大鹏电子教室系统、大鹏中小学教室备课系统、同方思科资源库及教E通等。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和在计算机机房一人一机的教学方式,边讲边练。每节课后布置适量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练习题和作业,使学员有目的进行系统的实践操纵练习。教师与辅导员全天跟随,耐心地讲解辅导。为方便学员对本项目的了解及学习需求,我们专门建立了项目网站(http://www.swust.net.cn/yuancheng/index.htm);搭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论坛,为学员提供了一个网上讨论和答疑的平台,深受学员欢迎。 2.4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再培训 根据教育部和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工作相关要求,为确保项目效益的发挥,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我省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学校教师需求,经研究决定对项目学校相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西南科技大学进行,培训学员1362人。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与提高、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基础、资源软件应用与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教育技术等教学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及应用能力,帮助骨干教师补充新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术和资源应用中实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训第一堂课就收集老师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这些问题,部分地修改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此次培训加强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本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科作为分组的主要方式。这次远程培训,分班级,分小组,老师们时而聚在一起听课,面对面地交流;时而分散在机房,网上分享信息。这种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各组教师之间达到真正的信息交流、问题互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老师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日后探讨更好的教学和怎样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展望[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构建一个功能适宜、使用方便、资源丰富、注重实效的远程教育环境,普及和深化远程教育的应用,全面提升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结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和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面对未来,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应鼓励实施项目培训大学中的教师利用剩余资金由教育部立项结合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工作,并对再培训工作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远程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确保项目能在教育信息化差距的缩小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远程教育,尤其是西部的远程教育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3.2为了项目的持续和发展,要让当地政府和受益的中小学对整个项目的深远意义有所了解,要认识到项目对西部特别是对本地区如何进入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重要性,并要广泛宣传。 3.3在建设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我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农村干部、建材行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廖军和,王怀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引入培训师理念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8. [2]雷培梁.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 [3]吕贵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的设计与功能[J].中小学电教,2009. [4]曾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与手段创新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8.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