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张春新的绘画艺术(2)

时间:2014-01-17 11:44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万书元 点击:
欢快是春新绘画的主调。除了前面所列举的作品之外,在《骄阳》、《秋风》、《闲趣图》、《秋色意浓》、《半个月亮爬上来》中,都能找到这类情调的蛛丝马迹。春新似乎不太注意也不太愿意表现劳动者那些悲苦的、心酸

  欢快是春新绘画的主调。除了前面所列举的作品之外,在《骄阳》、《秋风》、《闲趣图》、《秋色意浓》、《半个月亮爬上来》中,都能找到这类情调的蛛丝马迹。春新似乎不太注意也不太愿意表现劳动者那些悲苦的、心酸的东西,他也确实很少关注和表现那种冲突性的、戏剧性的东西。难道春新在有意掩盖什么,有意赞颂什么吗?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这类日常生活小景中,春新并没有加入任何生硬的、概念性的东西。如果春新没有表现阴暗的、丑恶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对中国画功能的理解,以及他对绘画美学的理解。另一方面,春新对劳动者纯朴、勤劳品格进行正面表现本身,也表现了他对中国农民特殊境遇与特殊性格的理解和谅解。更何况春新是一位乐观主义者。这本身就为他题材的选择定下了基调。
  独特的题材来自于画家独特的经历,独有的生活、独有的修养以及对生活独有的理解。所有这一切"独特"性,的确能够保证画家艺术创作风格的独特性。但是,一个艺术家要想跻身于大艺术家之列,还需要有艺术上的独门功夫。
  那么,春新的独门功夫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自如、狂野潇洒的线条。中国画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线的艺术,所以古代有"十八描",有所谓"曹衣带水,吴带当风"。春新的线描虽然说不上是吴道子还是曹不兴的风格(也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地模仿古人的模式一种风格),但是他在线描上下过苦功,并且一直在作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却是没有疑问的。《卜墨散文》中,从《赶场的农民》、《阳光下》、《畅游》等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春新对线的精准而熟练的控制能力,以及狂放潇洒的风格。
  在《猪贩子》、《回首望云中》(图4)、《问天》、《秋禾》和《二爸》中,春新把《卜墨散文》中那种狂野的节奏和韵律挥洒在宣纸上,胸中波涛,化作笔底的线韵;读者在画家的画笔腾挪转折,顿挫起伏,兔起鹘落之际,可以触摸到中国绘画最本质的东西:流贯在狂放不羁的线条中的那种"气"、"势"和"韵",也可以体察画家炽烈的情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二是举重若轻、干湿相宜的用墨。春新善于用笔,用线,也善于用墨。《江河水》的水面交错运用干湿笔法,多种墨色,多次晕染,形成蒸腾氤氲的水雾,这就为船家女忧伤的音乐提供了"琴声随着江水流"的想象空间;《渔舟晓月》中,渔家女主要用精确潇洒的细线勾勒,大面积的水体却用淡墨晕染,月色朦胧下的静水微波,载着若有所思的船家女;惊飞着掠过画面的野鸟,留下了几许失群的悲鸣;《冬天的太阳》(图5)中,爷爷的黑衣服和孙女的黑裤子也都采用了大笔触的晕染法,孙女的以淡墨为主,爷爷的以焦墨为主,在浓淡的对照中,画家又以淡中冲淡,墨中破墨的手法,增加了人物的体积感和画面的层次感。
  春新虽然主要画人物,而较少画山水,但是他墨法技巧并不比笔法逊色。除了上述所举作品外,他的《秋月》、《月光曲》、《醉月曲》、《巴山雨》和《归》,在墨法的运用上,都堪称娴熟精妙,可圈可点。
  清蒋和在谈到创作技法时说:
  有心斯事者,但从规矩入,再从规矩出,参透此关,无法非实,无法非空。[2]
  石涛也说: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3]
  春新已经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但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希望春新在研究画艺时,继续贴近生活;在贴近生活时,多提炼一些生活的感悟和生命的感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蒋和.写竹杂记:山水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3]原济.石涛画语录[G].杭州:西冷印社,2006.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