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下半年,杨令茀拟赴美举办画展。于是精心准备了一二年之后,于当年农历5月,杨令茀带着一批得意之作亲往南通“乞题”。仅此一次,张謇为杨令茀画作的题咏达九首之多!由此可知杨令茀仰交张謇的用意。
当然,杨令茀天资聪颖,气质高雅,志气远大,决不仅止于此一介功利;其通过与名家的交往,还意在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事实亦正是如此,两人由此增加了往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谊,——因而升华了交游的品位。从杨令茀一方说来,就是对张謇的诗作多作唱和,并主动呈诗赠画。张謇的生日是农历5月25日,杨令茀此去,除了带去画展之作,还专作《木公金母图》为寿礼,并颂祝寿之诗:“感遇人来千里外,为公图像颂长生。”从张謇一方说来,亦不是题毕了事,而是认真接待。派两个后任南通师范校长的得意女弟子罗玉衡、范北强全程陪伴,游览南通,设宴招待,吟诗唱和;并安排杨令茀在南通举办画展。因此,此次在通期间,两人非关题画的诗作亦有十余首。甚至当杨令茀离通返沪,张謇还做了《盛热简令茀》(《水远山长集》作《附啬老原作盛热简令茀沪上》)邮去,几乎诗先人到:
…………
杨生清妙才,高格丈夫巨。
东南恶浊区,褦襶集于沪。
罗绮烂若春,水雪战当暑。
排遣影共形,作计指画肚。
渠渠介山楼,云霞待人主。
水竹贮清凉,任取曾无与。
江上日南风,烟帆倚楼数。
显然,张謇对杨令茀有了全新的认知,作出极高的评价,表示极深的情谊。杨令茀对此诗是有步原韵和诗的。“杨生清妙才,高格丈夫巨”是何等赞赏!甚至说上海恶浊,不宜杨令茀居住,而自己狼山下的别墅介山楼深广清凉,可供居住研修;他正倚楼数帆,盼望再来!
张謇知道杨令茀此举是为出国画展准备,因此他还为杨令茀出国之事筹措,可惜,一个多月以后,张謇一病身亡。1926年10月4日《申报》中《杨令茀书画会馀话有序》一文对此有一段记录:“令茀至南通谒啬老,出所做书画乞品题,并求助资送美国参与费城赛会。啬老赏其书画之工,为亲笔题跋者不少,复允尽力为助,使所作得流传海外。事未遽办而寝疾,至于大渐弥留之际,犹以未及助杨成行为歉。既盖棺,张退翁函达亡弟意于孙联帅,请成啬老未竟之志。孙联帅重啬老初意……”可见,张謇提携帮助杨令茀,作了诸多努力。而其临终之际,犹以未了为憾,最后通过其兄张詧(退翁),转至当时实力人物孙传芳得以解决。至此,张杨之交已上全新的层次。
对杨令茀而言,张謇的情谊自然难以忘怀,用诗画纪念这位可敬的师长,上文所引的挽联可以看出沉痛与追念。
杨令茀在1927年1月从美国回来以后,受张学良之邀,任职沈阳博物馆,一路北上,途经东北三省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极乐寺,见其牌匾正为1924年7月邀请张謇所写。物在人亡,自然感慨难抑,写下极为深沉的感怀之作,通过其小字注释,几乎概括两人交往历程。兹引于下:
《春夜游滨江极乐寺见南通师手写庙额归而感赋》:
题额琳宫扶海师,
琅峰想见写残碑。(茀去年寄诗有“天阻山楼看写碑”之句)
西洲曾补西归像,(茀为啬师画遗像未成,而有美洲之行,乃携至北美之费城,补成之)
绝塞沦亡绝笔诗。(啬师为茀题《杨妃病齿图》《蓬门课子图》……皆流之塞外,不复返矣)
选佛独增今古痛,
感怀最是远归时。
滨江吊遍华夷冢,(是日,吊马淑婉女士墓,并过俄人旅冢)
襟上啼痕染几丝。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