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Feasibility)指对过程、设计、程序或计划能否在所要求的时间范围内成功完成的确定。可行性分析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该探索主要针对茶叶消费市场进行,向茶叶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针对茶叶消费者,本小组共分发了600张调查问卷,选择性的在中青年以上人群中以随机的方式发放。200张通过网上问卷调查,400张分别是在超市门口150张、小区100张、车站100张、学校图书馆50张。回收率分别为:100%、84%、93%、89%及98%。总回收率为:92.83%。在被调查的557名人中,其不消费茶叶人数为161人,占29%,其余的71%的人是消费茶叶的;在消费的人群中有21%喝原叶绿茶、39%喝原叶乌龙茶其余40%的人喝其他入袋泡茶、花草茶等;其中每月消费在50元以下的抵挡消费人群、50~200元的中档消费人群及200元以上的高消费人群分别为:31%、51%及18%;有12%的人经常超市或网购茶叶、35%的人有过超市或网购茶叶、53%的人很少在超市或网上买过茶叶;选择愿意从茶叶自动售货机中购买茶叶的有28%的人、32%的人要看情况(主要是看品牌),而有更多的将近40%的人不愿意从中购买。
针对茶叶商,本小组采用了访谈法进行调查。在接受访谈调查的10位茶商当中,接受茶叶自动售货机模式的茶商只有1位,占受调查人数的10%,不接受该模式的有9位,占比90%,不接受自动售货机售卖茶叶的原因更多的在对茶叶自动售货机利润回报不看好,从茶叶和自动售货机的结合与消费者对茶叶现有的购买习惯上看,培养消费者用自动售货机购买茶叶投入成本较大。
3.3调查结果与可行性分析
从本调研小组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茶叶消费者和茶叶商家对茶叶自动售货机持不接受态度,综合问卷中不接受的理由我们可以对茶叶自动售货机难以实行有以下总结:
(1)茶叶的角度。茶叶在中国茶叶消费中,特别是现代营销手段对茶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影响,只有在特定销售点销售的茶叶才会被茶叶消费者所认同,所以消费者只会在他们观念中熟悉的地方消费茶叶。
(2)自动售货机在人们的消费观念的角度。自动售货机通常只会销售小包装的即食产品,这些即食产品价格便宜,消费周期极短,而茶叶作为饮用消费品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地位高于且消费周期大大长于普通的即购即食的商品,将茶叶放在自动售货机中销售中降低了茶叶在消费者心中的档次和质量。
(3)茶叶销售商的角度。茶叶销售商拥有成熟的茶叶销售模式,他们对现有销售终端的销售程序十分熟悉,对茶叶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方式并不熟悉,对茶叶消费者的使用新的消费习惯的投入和茶叶较长的消费周期使得茶叶销售商成本加大。
(4)消费者现有的茶叶消费习惯的角度。茶叶专卖店、超市、网络等茶叶消费方式深入人心,茶叶自动售货机的推行阻力加大。
综合以上分析,茶叶自动售货机的可行性较低,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茶叶自动售货机这种销售终端不宜实行。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