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改革尝试中课堂教学出现的误区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探索、创新,随着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平台的科技化,课堂教学形式也焕然一新。教育新课改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提出,新理念里出现了很多新名词、新思想,在这些新东西的引导下,人们自然产生一种陌生感和困惑心,在课改探索中也出现诸多问题:
1.过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导致教学任务完成效率低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过多地把故事、游戏等引入课堂,多媒体的渗入,使得课堂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了,但教学知识量少了,学生处在玩的情境中,学生没能在一节课里扎实地掌握所需学的知识,达到所需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研究如同演戏,缺乏真实性,失去研究价值
每年都开展一两次课堂教学比赛,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比赛来促进课改,找出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课堂教学的优劣,以便研究解决。可我们大多看到的教研课都是在课前排练好的,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都已设计得滴水不漏,那样的课堂能反映教师的课堂教育机智吗?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吗?这不就失去了研究价值了吗?
3.课堂气氛热闹,学生思考空间少
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有些教师总喜欢提一些学生不用思考即可大声齐声回答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等此类形式的问题。我觉得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沉思片刻,先有一两个学生举手,然后五六个举手,慢慢大多数学生举手。那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对“玩中学”的错误理解
“玩中学”的错误理解造成“愉快教学”“兴趣教学”的随意性。“愉快教学”是“愉快教育”的一种,它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促使教师改变过去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弊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但目前一些地方对“愉快教育”不求甚解,认为它是“玩乐教育”“谈笑教育”“热闹教育”,追求表面形式,严重亵渎了“愉快教育”。“兴趣教学”就是利用和教材有关的图画、玩具、学具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科学、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但要切忌教师毫无边际的乱谈,用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来充斥课堂,本末倒置,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严重破坏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严格性、严谨性。
2.课堂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同时也开展了很多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很多老师到外听课学习,可听了这专家的课又忘了那专家的课,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普遍。缺乏培训的目标,没有反馈,没有总结,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去读懂教材,把握课标。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模仿专家们表面上的形式,没有探究到课堂教学的内在本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误区,失去教学的真实性。
三、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程改革目标中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不难发现,课标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呢?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课堂教学要“实”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