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打造中国地方特色的现代都市文化

时间:2014-01-07 16:1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支林 汤劲松 点击:
文章主要谈论现代城市建筑和文化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张城市建筑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构建出合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使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彰显出多彩的灿烂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地城市、乡镇的建设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高楼拔地而起,现代建筑的宏伟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城市建筑正在经历着西式化和程式化的过程。从城市到农村都在不断地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必然对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产生冲击。高大雄伟的玻璃幕外墙,铝合金和塑钢的窗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参观每座城市似乎都“如出一炉”。在这些“华丽的外衣乔妆”下,多加思考就会发现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问题,反映出建筑风格与本地区文化矛盾性,当局者在城市建筑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本地文化建设重要性等。
  一、城市建筑和本地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中国新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
  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入,城市民族文化面对极大的危险性和挑战。中国现代建筑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是典型的外来建筑,外来建筑在中国并不罕见,但是奇怪的是这种直线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却成了现代中国引以为“豪”的基础。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建筑逐渐开始传入中国,但是它却逐渐被我们的民族风格同化了。从很多古寺、佛像、古城建筑中我们会发现,在装饰上虽然有他国文化的影子,但是这些建筑结构和装饰仍然反映了本民族文化特色。从中可以真正体会到“吸取精华的精神”,更能感受到先辈们的超人智慧。
  然而在今天一些从政者和设计者似乎忘却了本民族文化。一味地大肆建造毫无民族内涵的建筑,使本来具有的城市文化风貌,被人“嗤之以鼻”。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新建筑缺少中国自己的文化味道”。城市建筑样式是反映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外宣传的窗口。一些设计者和建设者们似乎已经淡忘了民族特色。
  (二)地方城市建筑文化建设应增强可持续性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总结中国城市建设8大问题”的文章中提到:“我们很多建筑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了实际上的临时建筑……”从很多方面不难看出,有些地方为了显示政绩大搞建设,很多建设和建筑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更有甚者献礼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工程等仍大量存在。这样就导致了设计方案、工程质量、民族特色存在很大质疑性。地区文化建设需要建设者们要有高瞻远瞩的思想,把环境作为长期性建设。区域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一代人接一代人,前赴后继继承发展我们的文化,建设好环境。
  二、城市建筑和地方文化建设应体现本地区特色
  文化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精神风貌。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城市建筑和人的精神上
  反映文化的不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人的精神和建筑上。其两者是内在和外在的相互体现。内在的文化内涵是“人”的因素,生活、风俗、习惯,是人们世世代代对生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生活方式的探索,是想改造自然的结果,这种结果必然反映在生活上。而建筑正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居住场所,这种居住场所,正是本地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必然结果,其必然结果是民族文化特色,更是对外展现魅力所在。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和区域都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色,这就为丰富和发展城市内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