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美国美术院校都采用经过改变的包豪斯课程计划,学生在最终决定专攻某一媒介材料之前都会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媒介。包豪斯教学理念最初被实施于北卡罗莱纳州的黑山学院,尽管黑山学院仅仅存在了23年(1933-1956),但它却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现代派艺术家(其中包括DavidBailey,KennethNoland,RobertRauschenberg,SusanWeil,andCyTwombly等)。许多现代派著名艺术家在此执教(其中包括JosefAlbers,AnniAlbers,LyonelFeininger,FannieHillsmith,IlyaBolotowsky,RobertMotherwell,WillemDeKooning,FranzKline,andJackTworkov等)。文森特凯兹(VincentKatz)在2002年是这样评价黑山学院的:"黑山学院所鼓励的和进行的教学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是寻找新的方法,而不是学习和重复过去。"玛丽海瑞斯(MaryEmmaHarris)认为,黑山学院是学术自由的象征和实验精神的代表。 从借鉴早期欧洲传统美术学院的管理模式和办学思想,到现代派教学理念的变革,传统的美术学院的含义发生了蜕变,另一种办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目前美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主要模式,即综合性大学的美术系。 二、综合性大学美术系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另一种高等美术教育模式逐渐开始发展起来,一些综合性大学和规模较小的学院开始相继建立美术系,主要是提供艺术欣赏课和一些艺术创作课。1900年,一个调查问卷显示,在全美422所大学和学院当中,只有47所学校开设美术课程;到1925年,也就是一战后的十年间,全美大学和学院中一半都开设美术课程;到1941年,将近三分之二的大学开设美术课程。[10] 二战以后,综合性大学的美术系成为最主要的高等美术教育机构。综合性大学美术系的教学较传统的美术学院更自由开放,一方面综合性大学拥有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观念同时并存,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观念都可以发展。其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上百万的退役老兵和服役人员从欧洲回到美国,他们需要读书或是再就业。1944年,美国通过了一项专门法律(GIBill),为退役老兵和服役人员提供免费大学学习机会和其他福利待遇。许多大学都因此而扩展课程安排,艺术系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第三个原因是,大学美术系开始从大城市向中小型城市以及边远地区发展,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已不再是仅有美术欣赏和基本画室课程,而是开设更全面和高级的课程。第四个原因,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环境更为优越,学生除了学习艺术类课程外,还可以选修文学、历史、哲学、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各类讲座和讨论会面向各系学生,其可以更广泛地摄取所需。 大学美术系在系的名称上主要有三大类:有的学校称纯美术系(FineArt,orArt),有的叫视觉艺术系(VisualArts),还有的叫艺术和设计系(ArtandDesign)。其名称的区别是由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的。纯美术系侧重绘画、素描、版画、雕塑等传统美术学科专业,视觉艺术系更多融入现代和后现代视觉文化理念,除了传统美术学科专业外,更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如综合材料、电脑多媒体艺术创作、观念艺术等;艺术和设计系包含纯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等。总而言之,每所学校都会结合自身特色来命名。 美国每一所大学、学院或系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都依据自身优势办学。例如耶鲁、哈佛、普林斯顿这三所老牌大学的美术学院或美术系,在建系之初都明确地阐述了各自的教学观,而且一直完善和贯彻,并实施于教学当中。耶鲁大学的美术学院是西方世界中最早建立于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院,其成立于1863年,一位校友捐赠20万美元作为建院基金。首任院长约翰福格森威尔(JohnFergusonWeir)强调学院教学目标与那些专业美术学校相同,是为那些想成为画家、雕塑家或建筑师的学生提供实践方面的技能培训。而在哈佛大学,1874年,美术系主任查尔斯诺顿(CharlesNorton)强调美术史和美术实践的结合,他认为学习美术史和美术实践同样重要,因此,绘画和素描教学在哈佛只是其他教育领域的附属,美术系不是单独培养艺术家的学科。普林斯顿的美术系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更侧重美术史和考古学的结合,正如杜佛斯(Duffus)所说:"普林斯顿的学生可以自学素描和绘画或是在建筑系选修一些专业课程,他们所学的素描绘画、雕刻和建筑是由其他人创造的,是前人的文化遗产。"[11]一个教学体系的形成是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国内的高等美术教育注重基本功和技法的训练,素描教学多从几何形体、石膏像入手,然后是静物,再到人体写生。这种教学方法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中国老一辈留学欧洲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从当时欧洲学习并借鉴的。这种教学方法源于欧洲学院派的教学理念,特别是17世纪法国学院派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的理念认为自然充满了不完美的形式,人们必须像前人一样从自然中选择,进行改进提高,创造更完美的形式,古代的雕塑和石膏像被用来作为这种"完美形式"的范例,在反复研究前人的作品和雕塑之后,在人体素描写生中,学生观察、识别模特所拥有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12]这种教学理念体现在其写实素描和油画的造型能力训练教学方法之中,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教学体系,成为18和19世纪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学院派教学方法的核心. 西方传统学院派的教学法,尤其是石膏像素描,在当代美国高等美术教学中几乎绝迹,只有少数一些专门的画室(Atelier)还沿用至今,主要原因是西方现代派、后现代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对画室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随之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现代派的教学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学院派理念。现代派教学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创新,反对因习传统,主张对各种媒介和材料的尝试;写实艺术具象绘画被现代派艺术家抛弃,抽象、半抽象、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极简艺术、波普艺术等成为流行艺术。反映在教学上就是教师更注重启发学生的观念,鼓励创新。 从20世纪6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美术教学也产生强烈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传统和现代派提出质疑,后现代主义强调对视觉形象的分析和批评,并对一切理论进行解构,反映在美术教学中是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Study)、综合媒介(MixedMedia)、观念艺术等的新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学生对视觉形象和文字的批评分析能力,通过思考做出个人决断的能力。今天,在美国综合性大学美术系的教学中,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教学理念同时并存,各种观念得以自由发展,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美国佛罗里达州农业和机械大学视觉艺术系 (责任编辑:高薪茹)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