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高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更为频繁。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必须对不同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有充分的认识。现行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忽视文化知识;重视语言知识输入,忽视文化知识输入;重视抽象理论分析,忽视具体知识感悟等倾向十分突出。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播媒介,还要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表面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但却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和思想,语言脱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通过英语学习,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又能有助于语言的理解。林汝昌认为,外语教学有不可分割的三个层次:语言的结构层次、语言的结构文化层次和语言的语用文化层次。[2]前两个层次强调语言及文化知识的讲授,后一个层次在于语言实践,这也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赵爱国、姜雅明提出,外语教学至少应包括语言内容、言语技能、交际能力和文化悟力四个方面的内容。[1] 因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包含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它们要有机地统一起来,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而文化教学要贯彻于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教师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足够的语言知识,训练他们的言语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culturalcompetence)和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使他们能够准确、顺利地进行交际。 2.文化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文化差异却成了不同国家人们交流的重大障碍。由于社会风俗习惯、言语与非言语表达方式、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方在交流时对于同一话语、身体语言的真实含义存着不同的理解,导致无法沟通,甚至造成误解与矛盾。 美国社会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3]换言之,就是使用者应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能冒犯他人的隐私和忌讳等。如果忽视文化教学,学生无法深入地了解英语语言中蕴涵的文化现象,进而影响对语言现象的语用层次上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导入文化,有助于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非常必要。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发展也对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国家教育部组织制订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4]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4.汉语文化负迁移 因为英汉民族文化是在不同的环境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所以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都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英语以及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受到母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称为文化迁移,通常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汉语的文化特征与英语的特征相似时,往往会出现正迁移,它对学习和掌握英语极为有利;相反则出现负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或消极的影响,阻碍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比如,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里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如果学生不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借助于汉语语言及汉语文化习惯思维,推测词义,望文生义,就会造成误解。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比较中英文化的异同,加深对英语国家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的了解,能够消除文化障碍,减少母语文化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这是非常重要的。 5.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赵爱国、姜雅明认为,文化教学是指"与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相对应的传授或移入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1]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知识,从而使他们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知识结构得以优化。大学英语教材全部选用原文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涉及英美等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将他们的文化展现在中国学生面前,这种文化教学使他们对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有所了解,丰富知识文化,拓宽视野,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策略 杨学云指出,文化教学应遵循适用性、适度性、科学性、客观性及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兼容并举的原则,并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和教材为依托,以文化知识为重点,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5] 1.语言与文化结合 大学英语学生不可能专门系统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但教师可以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在语言教学中获得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和交际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教材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通过教材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完美组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