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干部的坚持性 我们相信,拥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干部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更积极的态度,活动动机也更强烈,坚持度也更持久。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即使是失败了,也能够及时总结归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改正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下一场挑战。而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个体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失败后的场面,这种想法大大影响了个体的积极性,在这种精神压力下他们将会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变得非常拘束,无法发挥自己全部的能力,而这也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活动的完成情况,很有可能会间接导致活动的失败,而活动的失败又将影响他对下一次活动的坚持性。 3.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干部面对困难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在困难面前比较悲观,他们遇到困难时也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并变得沮丧不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个体是无法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学生干部面对活动时情绪都比较乐观,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够及时地寻找解决方法,不会在困难面前踯躅不前。而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学生干部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焦虑、抑郁、痛苦等负面情绪比较多,这也影响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发挥。 4.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干部参加活动的过程 人们总是期望成功,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承担他们认为力所能及的事,而回避他们认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干部为了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将选择在自我认知的范围内更简单、更容易完成的事,这导致他们在面对活动时缺乏挑战性,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时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学生干部在选择活动时更加积极,更加具有挑战精神,他们可能会挑选稍微超出自己能力极限的事,但在完成这个活动时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在最后完成的时候,他们的能力将有所进步。这两者在面对困难时也有所区别: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加勇于挑战,个人情绪也相对比较积极向上;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比较容易放弃,他们不太相信自己能够独自解决这个困难,有较多的消极情绪,在这种状态下,解决困难的难度将大大增加。5.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干部看待问题的方式 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事物的成功面,将困难当作挑战,能够被困难激发出更大的热情,不断用困难磨砺自己,并且着眼于现实情况,配合实际来完成活动。而有着较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不能够很好地跳出眼前的困境,不能够将困难当作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只是一味地将困难放大,面对困难这只拦路虎没有必胜的信念,最后只能在困难面前倒了下来。他们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焦虑、担心、痛苦等负面情绪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界因素,不肯从自身找原因,也无法及时归因,从而让他们更加害怕失败,更加不愿意尝试挑战自己,面对困难也无法发挥自己积极性,只会消极对待困难,长此以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发得低了。 三、提高学生干部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培养策略 现在的学生干部在学识和生理健康方面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可见,我们应该将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作为主要的培养内容。 1.采用鼓励赞赏法,激发学生干部的自信 对学生干部来说,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有一部分来源于以往的活动经验,成功的经历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历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我们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在学生干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当他们取得成功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赞扬,而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也应该发现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对待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时,可以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在他们取得的成功与期望的目标有少许差距时也不应该批评,而应及时地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并帮助他们总结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以期他们能够取得进步,如此一来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提升,自我效能感将大大增强。在帮学生干部选择活动时,也可以选择一些他们力所能及、可以发挥长处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对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也大有好处。而一些比较复杂的、长期的活动则应该有计划地分为一个个短期的、较易完成的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也能看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2.利用积极自我暗示,帮助学生干部寻找合适的替代性经验 在班杜拉的学说里,替代性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之一。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替代性经验,帮助学生干部注意寻找和自己各方面差不多但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作为他们的榜样,从他们身上吸取替代性经验。例如,有学生干部A和B,学生A曾经成功举办过一个活动,而学生B却未曾接触过这个活动,但是这两者各方面能力都非常相近,那么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B去举办这个活动,并且帮他分析在学生A举办活动时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学生B自身的优势,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B的自我效能感将得到极大地提升,另外能够成功地完成该活动。并且替代性经验不仅仅局限于和自己情况相似的人,也可以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从过去自己参加的活动中总结经验,用于眼前的活动,这也算是获取替代性经验的一种方法,自然也可以增强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3.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干部正确归因 通常,人们总是给自己的行为寻求解释,心理学上称之为归因。归因可以帮助人们总结自己活动中的得失,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归因理论的发展者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因素。因此,当学生干部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时,他们就不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并且愿意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努力,以寻求成功。而当学生干部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时,他们就有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以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害怕面对较为困难的任务,并且不愿意再做进一步的努力。当然,在成功的归因上,我们也应该避免归因于运气,因为这也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其实并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一时的成功只是由于良好的运气使然。这对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是极大的打击,也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不利于他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当我们将学生干部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努力和能力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为之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们可以掌控自己的进步,进而也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因此,积极的归因可以给学生带来自尊、自信和自爱,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4.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建立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 个人的情绪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建立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干部带来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放松,思维更加活跃,个人的积极性也将会更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评价,同样也就有了更高的自我效能感。那么怎么样才能有这种宽松的、和谐的、平等的氛围呢?首先老师在平时指导学生学习工作的时候应该持一种朋友和指导者的身份,而不是高高在上。这种朋友般的身份有助于两者在平时的沟通中更加平和,可以更加真诚地交换彼此的想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所帮助。 在培养学生干部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老师和学生干部平时的交流中,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对学生想法中的一些可取之处加以鼓励,活跃他们的思维,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目标,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为了各自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所以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宽容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包容和理解中发挥自己的才干,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增强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全的自我价值观,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大潮流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主题。而基于自我效能感培养出来的学生干部不仅仅能够在学校里有着良好的表现,也应该适应当代社会,在社会的大潮流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美]A.班杜拉.自我控制:控制的实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潘乐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及培养.邢台学院学报,2005(9). [3]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4]李新娥,原彦飞.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 [5]丁铁军.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3(4). [6]吴国来,王启国.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7]范春林.学习效能感的功能及培养策略.教育科学论坛,2007(10). [8]汪明春.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7(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