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元担忧最初由AdrianWells(1995)提出,他认为担忧是引发个体焦虑的重要认知因素,并提出了担忧的两种形态,即Ⅰ型担忧(type1worry)和Ⅱ型担忧(type2worry)。Ⅰ型担忧是指对特定情景的担忧,是事件担忧,如考试担忧等。Ⅱ型担忧又叫元担忧(metaworry),是个体对自身认知事件和认知过程的担忧,是对其自身思维的检测和评价,其本质是对担忧的担忧[1]。国内文献中,最早使用"考试元担忧"一词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他在《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元担忧》一文中写道:中学生的考试元担忧是比较普遍的,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中学生的考试元担忧项目聚合为5个类别:社会评价、考试过程、家庭冲突、前途命运和父母状况[2]。这篇文章使用了考试元担忧这一概念,并且回答了中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具体内容,遗憾的是,没有对考试元担忧的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但从中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考试焦虑是引发人们研究考试元担忧的直接原因。二是中学生是考试焦虑的高发群体,因此,中学生成为考试元担忧的主要研究对象。 本研究借鉴元担忧的概念,将考试元担忧定义为:学生对由与考试有关的情境引起的担忧的担忧。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考试元担忧是由与考试有关的情境引发的。第二,考试元担忧是一种认知因素,其具体内容包括对思维失控的评价、对导致消极思维和担忧的评价等。此外,在综合Wells的二型担忧模型、CartwrightHatton元担忧的特点以及郑希付的考试元担忧特征之后,将考试元担忧的特点定义为四个方面:(1)自我意识性,即个体经常意识到担忧的出现;(2)强迫性,即个体总是努力控制担忧的出现;(3)不可控制性,即个体对担忧的控制没有效果;(4)焦虑性,即无法控制的担忧会对个体造成消极影响。 考试元担忧是高三学生面临考试时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人们对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以及考试元担忧对学生影响过程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本研究拟对考试元担忧的具体内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云南省楚雄州三所中学的高三学生作为被试,共计502人。其中,男生148人,占总人数的48.5%,女生157人,占总人数的51.5%;文科学生142人,占总人数的46.5%,理科学生163人,占总人数的53.5%。调查对象的成绩分为五等,各个等级的人数分别是:上等37人,中上122人,中等166人,中下99人,下等72人,详情见表1。 表1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项目统计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考试元担忧具有四个特点,分别是自我意识性、强迫性、不可控制性和焦虑性。在本次调查中,只有满足四个条件的项目才被视为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换句话说,只要学生的担忧是可以控制的,或者是担忧没有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那么就不属于考试元担忧的范畴。按照这一筛选条件,被调查的502名高三学生当中,有380名学生的担忧内容属于考试元担忧。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502份问卷,回收502份,有效问卷502份,回收率为100%,此外,排除漏答或错答的问卷27分,有效问卷为4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6%。 2.工具 根据考试元担忧的定义和特点自行编制问卷,问卷包含四个开放式题目,分别是:(1)考试之前(考试过程中或者考试结束后)你最经常出现的担忧是什么?(2)这一担忧对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3)担忧出现的时候,你是如何去控制的?(4)控制的效果如何? 三、结果 从表1可知,被调查的502名高三学生中,有380名学生回答的担忧内容符合考试元担忧的四个特征,占总人数的75.7%,符合特征的项目被视为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 采用内容分析法,将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分为九个项目,每个项目的频次和百分数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考试元担忧的九个因子中,出现频率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过程担忧"、"结果担忧"和"羞愧和自我责备"。这三个项目的频率之和占总频次的76.2%,可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出现的考试元担忧内容很可能与考试的过程、考试的结果以及指向内部的羞愧和责备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43.7%的高三学生的考试元担忧内容与考试过程本身包含的因素有关,即"过程担忧"。进一步分析发现,高三学生对考试过程的担忧表现在十五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表2。从表2可知,在"过程担忧"这一子项目中,高三学生最有可能出现的考试元担忧是"担心考试时间把握不合理,考试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85/26.8%)"、"考试时候遇到难题或不会做的题目(58/18.3%)"和"总觉得自己复习不够全面、仔细和到位(41/12.9%)"。也就是说,高三学生对考试过程的担忧主要表现在由于考试时间把握不合理等主观原因或考试题目量太大等客观原因带来的考试时间不够,题目没有做完;或者考试时遇到难题、不会做的题目,而简单的、会做的题目又刚好做错,最终考试结果不理想;或者担心自己复习不够全面,复习到的没有考到,而考到的题目自己又没有复习到等等。 有185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会在考试开始之前(考试过程当中或考试结束之后)对考试结果产生幻想式、过度的、不恰当的担忧,即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占总人次的25.5%,在考试元担忧的九个类目中,出现频次排名第二。进一步的统计结果显示,高三学生的"结果担忧"包括九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表3。其中,表现频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反复在想,考不好怎么办(95~51.4%)"、"担心考试成绩会下降(45~4.3%)"和"担心考试时发挥失常(16~8.6%)"。严格意义上讲,考试成绩出来之前,它是未知的、待定的,考试成绩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幻想性、过渡性和不恰当性是结果担忧的主要特点。高三学生对考试结果的担忧主要是担心考试结果不好,与上次相比成绩有所下降,或考试时没有正常发挥,考试成绩下降等。表3高三学生"结果担忧"子项目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