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材料的创设,影响着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影响着试题的质量,影响着教学测量的效果和评价的准确性。因此,命制优秀试题、编制优秀试卷,必须优化情境材料的创设。笔者以为,高中思想政治试题情境材料的创设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服从立意表达,突出目的性 试题情境是实现试题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试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反映试题立意,为立意服务,实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等。因此,政治试题情境材料的创设要"服从立意表达,突出目的性",即要紧扣试题立意,根据试题立意的要求选择、裁剪、编辑情境材料,尽量避免无用信息、减少低效信息。 例1:前段时间,有媒体曾报道了一则"螃蟹西红柿同食产生砒霜"的消息,引发热议。认同这一观点的人,大多认为维生素C能将螃蟹中所含的五价砷,转化为三价砷,从而形成与砒霜类似的毒素。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家范志红公开质疑,"如果螃蟹里的砷不是超标几百倍,就不可能中毒"。她表示,这个谣言流传已久,"我们花了几年时间来辟谣,但还是架不住谣言继续"。食品安全专家朱毅也在微博上评论道:"在实验室里,维生素C有可能使五价砷转变为毒性很强的三价砷,但在饮食上不容易。"还有人更直白地说,不是两种元素在一起就能生成第三种元素,这不是"1+1=2"的化学实验。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与相关专家一起,使用专业仪器--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至少可以判断,维生素C对于五价砷与三价砷的转化,几乎是不起作用的,即使有作用,也只是抗干扰的掩蔽剂作用。而实验结果显示,盐酸反而对于砷的转化有很大作用,酸浓度越大,转化率越高。但人体胃里的盐酸浓度只有0.3%,远远达不到转化所需浓度,在这个浓度下,转化率也很低。所以,网络传言中,维生素C不能和螃蟹同食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 这是某校一道期末考试题,试题立意是考查学生实践和认识关系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立意较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期末考试要求,试题情境材料也比较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到化学等跨学科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此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情境材料太长,无用信息太多,容易产生审题疲劳,影响审题效果。此题需要根据试题立意,精简情境材料,突出考查目的。 二、注意导向作用,体现价值性 政治试题情境材料的选择和创设要仔细考虑其能力价值、创新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等,往往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创造活力、弘扬科学精神、社会影响正面、培养健全人格的素材作为政治试题情境材料的来源。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