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决定幸福指数的决定因素和物质条件,从本质上来说,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经济待遇与职业不相匹配。超负荷的工作却只能拿社会的较低工资。中小学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待遇远远低于同类公务员。一个副高级职称的教师还不如机关的办事员。就是和企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仍然偏低,福利待遇就更不用说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师经济待遇不高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不受人尊重。在老百姓的眼里,中小学教师就是个孩子王,其社会地位仍然不高。要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指数,让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福利待遇。首先,国家要真正保证教师的工作标准不能低于同类公务员,教师的绩效工资不能低于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否则,提高教师的地位就是一句空话。在国家不断提高教师工资的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绩效工资去提高教师的工资标准。国家在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保证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国家和政府要通过政策保障和舆论宣传,使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安心从事教育工作。 2.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校管理人性化的缺失也是教师幸福感不高的重要原因,要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还要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创设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上要体现人性化,特别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不能用扣工资、扣奖金的办法去管理教学。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家庭和工作。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让教师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在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工作,有利于教师排解消极情绪,减轻工作压力。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管理者应从小事、从细微之处关心他们。 在教师管理中,要改变以往单一以教学成绩的评价标准,要实行综合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评价仍然延续了过去那种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学校无论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无不渗透着应试教育的思想。所以,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就必须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制。在评价教师方面,应建立一套自发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考核机制和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给教师提供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 3.教育教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教师对自己职业幸福感缺乏正确认识,在客观上是由于经济地位决定的,但主观上还与教师本身素质不高、出现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有关。学校在国家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幸福观教育,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师要爱岗敬业,坚持教书育人。要帮助教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教师多了解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当教师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能够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症状,并能及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对自己进行自我调适,以便缓解心理压力,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扰。另一方面,教师个人应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体育活动,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此外,放松训练、社交训练等也能够帮助个体有效缓解压力。 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建设和未来,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社会、学校、教师自身都应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使广大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使教师真正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刘次林.教师的幸福.教育研究,2000(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2007. [3]别晓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吉林教育,2008(3-4). [4]肖爱芝.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8(1). [5]吴良根.当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与对策.中国农村教育,2008(3). [6]池丽萍,辛自强.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 [7]张珊珊,刘文.人格: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源.心理研究,2011(2).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