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既是重要的稀缺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最核心要素。随着中央将重庆市确定为统筹城乡改革示范区,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另外,根据2010年12月21日出台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新"04总规"确定的双百城市(百万人口和百万平方公里),涪陵区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加剧。如何挖掘土地潜力,化解用地难题,将是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涪陵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现实必然性 1.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先行试验区,涪陵区作为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常住人口106.67万人,农业人口68.48万人,非农业人口48.18万人,城镇化率为59.3%,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无论是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等,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如何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极为重要。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涪陵长期以工业偏重,原材料工业占比较大,这样的经济结构直接导致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一些领导干部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不惜牺牲有限的、稀缺的土地资源为代价,盲目选择项目,追求经济的短期繁荣和增长,严重妨碍了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 3.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 当前,涪陵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按工业化进程的正常逻辑,这个阶段,农民应借着工业化的强劲推力,大量地、有序地从农村转移出来,实现就业与身份的双重置换,进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跃迁。当前,三大产业结构分配比例6.7:61.3:32,在土地供应紧张的前提下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要素的生产力。 二、涪陵区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 1.土地资源紧张与闲置并存 涪陵全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8501.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61.58m2/人,其中:人均城镇工矿用地37.82m2/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70.56m2/人,远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即便如此,在广大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土地闲置或浪费现象。例如,在部分农村,空闲住宅、空心村、废旧坑塘、闲散地大量存在。不少农民尽管已经长期进城,但仍然保留有原来的宅基地,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张,近郊的部分农民变成市民后,原有村庄未能及时改造,致使部分城中村土地长期闲置。 2.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 不少乡镇工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仍相当程度存在,浪费土地现象严重;在发展二、三产业中,由于受过去"开发热"的影响,不从地方产业特色和节约集约用地角度合理布局,造成许多项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有关部门之间协调监督不力,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目标,将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违规低价出让土地、随意承诺外商的用地条件。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