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浅谈IP承载网软交换接入方式

时间:2013-10-16 15:5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刘军 点击:
通过IP承载网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理念出发,使用对比论证的方式,对于IP承载网的暗中端部接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介绍,通过IP承载网的总体结构、软交换端局的接入方式两个具体实现方面以及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通过比较提出了不同条件下IP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逐渐的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出现了人性化、综合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为了实现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宽带体验与要求,对于现实的运营商而言,提供一种多载体综合模式下的网络,显得尤其的有必要。目前,3G、NGN、VPN网络不断涌现,原有的网络服务质量、可靠性等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暴露,不在能满足未来的实际需求。

  一、IP承载网的设计理念

  在这种市场的推动下,同时符合传统的移动语音服务要求以及现代电信网特征的IP承载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其中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设计理念。

  第一,高可靠性技术的不断发展:IP承载网设备的关键部位使用的是冗余备份设计,通过全网的统一部署实现网络的快速收敛,保证了电信业务的无中断模式运营;

  第二,逐步完善的服务质量:IP承载网络依据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提供相应的服务,有效的实现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

  第三,IP承载网具有全方位的网络完全能力:IP承载网通过不同安全区域的划分,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安全隔离,对于网络的全方位安全能力达到了最佳。

  第四,IP承载网还具备开放的体系架构,灵活的可扩展性是IP承载网络的主要特点,通过网络的集中监控与管理上的分权,实现了IP承载网络体系构架的灵活性扩展功能。

  二、IP承载网的总体结构

  IP承载网[1-3]采用的是MPLS[4]技术进行组网,业务的流量基本否是通过MPLS技术进行疏通,MPLS网络主要是有P路由器和PE路由器组成。其中,P路由器所负责的是MPLS网络流量的转发,在IP承载网中P路由器对于业务的接入方面不起任何作用。PE路由器的主要职责在于MSLSVPN的组织工作,PE路由器位于IP承载网络的边缘位置。

  为了方便IP承载网络的管理与组织,IP承载网所使用的是一种分层结构来实现,分别分为骨干层与接入层。下面将对这两种结构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骨干层

  骨干层路由器主要是由P路由器组成,负责的是P路由器的负责项目,即流量的转发,其中骨干层又可以进行细分为核心层与汇接层。

  其中核心层是通过核心路由器组成,称之为CR。主要负责的是省间流量的转发。通过传输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业务的情况来全网布置相应的核心节点,其中每个核心节点位置配置两台核心的路由器。

  汇接层的主要组成为汇接路由器,称之为PR。主要作用是将省内流量的转发与省际流量转入核心层,通过汇接层处的路由器进行汇接。汇接点可以设置不同城市,通过汇接层的设置,实现省内流量的转发与省际流量的统计。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